二十車羊絨塞滿了兩間廂房,家裡人看著,心裡都是高興。
但邰繼業比預計的回來快多了,紡車還沒打製出來呢,於是邰繼宗著急壞了,連夜帶著工匠們就開始動手了。
村裡各家女人們也是心急,想要早些開始織毛衣,早些賺錢啊!
於是,家裡的漢子們也被攆過來幫忙。即便做不了什麼精細活計,但是幫忙砍個木頭,搬東西抬板子總能做到啊。
楊麗華也放下了繡花的活計,前院後院轉了一圈兒,最後打算把後院剩下的幾間房子拾掇一下,大炕上鋪了炕蓆,甚至地上也鋪的規整又幹淨。
這般,一間屋子紡線,一間屋子用來給大夥兒坐著幹活兒,都是寬敞又方便。
倒不是她把眾人聚過來幹活兒,要防備著偷藏羊絨,實在是各家條件不一樣。
有的人家乾淨寬敞,還不怕什麼。
就怕有的人家髒汙擁擠,帶了羊絨線回去,萬一弄髒也不能清洗。
因為清洗後,羊絨線縮水,再織出來的衣褲明顯就差了一等……
男人們幫忙幹了大半夜的活計,早起懶被窩貪睡一會兒,婦人們又趕到邰家了。
草原牧民原本是沒有收集羊絨羊毛的習慣,一般時候,都是殺了羊,羊肉烤了煮了,羊皮直接做襖子和靴子。
但這幾年,北地常有商隊過去收購羊毛羊絨,雖然不多,但也是個進項。
於是牧民們也學聰明瞭,春日時候就給羊群剪毛,用來交換鹽巴一類的生活用品。
秋日時候,羊毛又重新長出來了,再殺羊,羊皮也不耽擱做襖子和靴子。
不過,這倒是方便了邰家,否則也不會一次性收購回來這麼多羊絨。
邰繼業早早把城裡雜貨鋪子的火鹼都買回來了,也準備了許多的大盆。
楊麗華同婦人們說好,一人一日給十文的工錢,然後就帶著她們把羊絨運到村外的小河邊。
羊絨要用鹼水浸泡,多次漂洗,去掉裡面的羊油和灰土等雜物,然後攤在大片的油布上晾曬。
這些活計說來簡單,實際瑣碎又麻煩。
但羊絨拾掇好,婦人們就能織毛衣賺錢了,而且每日工錢更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