邰家院子裡,眾人一邊忙碌一邊議論這件事,也是正說的熱鬧,特別是婦人們。
女子最是理解女子的辛苦,想想鄭夫人的丈夫在外做官,雖然家裡不缺吃用,但獨自一人帶著孩子,身體還病弱,肯定也沒少吃苦啊。
隔壁三嬸子坐在廊簷下切蘿蔔,嘆氣說道,“這嫁人啊,就是女人第二次投胎,投不好的話,後半輩子就要遭罪。”
“是啊,所以,咱們可要替家裡的丫頭好好把關。不說找個福窩窩,起碼也別跳了火坑。”另一個婦人應道。
也有人誇讚三嬸子,“你兒媳婦是有福氣的,進門之後,沒見你打罵一句不說,就這年頭坐月子居然還有雞蛋吃,簡直太享福了!”
三嬸子臉上笑開了花兒,應道,“你要是羨慕,就幫我家老二也踅摸個媳婦兒吧。只要人家姑娘願意嫁過來,我肯定一般心疼。”
眾人也跟著笑,紛紛嚷著要把孃家侄女之類嫁過來。
劉冬娘從灶間端了一盤餃子出來,剛要進屋,被婦人們看到,有人就問道,“冬娘,這是又給珠珠做好吃的了?”
劉冬娘笑著應道,“是啊,珠珠昨晚睡得不安穩,早晨也沒吃多少。做點兒可口的,孩子也能多吃一點兒。”
三嬸子應道,“要說最有福,還是珠珠了!親孃就不說了,嬸子居然比親孃還疼她!”
“可不是嘛,方才還說投胎,珠珠才是投胎最好的!”
“珠珠這孩子也乖啊,誰看著都想疼她。”
眾人紛紛說笑,偷偷看著那盤餃子咽口水。
劉冬娘有些後悔,方才應該找個帶蓋子的陶盆裝餃子好了。
但後悔也晚了,她就含糊應道,“家裡就這麼一個丫頭,多疼一點兒也是應該。以後長大,萬一遠嫁,想疼也夠不到了。”
“這倒是,這閨女遠嫁太牽腸掛肚了。”
“我家閨女捨不得遠嫁,就在這附近村子找個人家得了。”
“我也是這麼想的。”
婦人們改了話頭兒,劉冬娘也趕緊進屋了。
鄭小少爺同珠珠睡了一覺,總算恢復了幾分精神,但臉色還是慘白,眼下的青色血管都看得清清楚楚。
劉冬娘也不會勸,就笑著給他遞了筷子,讓他多吃一些。
鄭小少爺道謝,先夾了一個餃子給珠珠,然後才慢慢吃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