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貴無法,只能把劉大媳婦兒和劉二媳婦兒帶回了村裡。
劉大媳婦兒和劉二媳婦兒不甘心,但家裡還有孩子嗷嗷叫,也不能一直扔在鄰居家啊!
回到村裡,族裡眾人雖然平日對他們一家多有嫌棄,但這時候也同情心佔了上風,紛紛端了半碗高粱米上門安慰。
“劉大和劉二是有能耐的,興許遇到朋友去南邊做生意了呢。”
“是啊,也許是碰到好人,吃香喝辣養傷去了,過幾日就回來了。”
這話別說劉大媳婦兒和劉二媳婦兒,就是幾個孩子都不要相信啊。
劉大媳婦兒哭著求眾人,“叔伯兄弟們,幫我們再進城去找找吧?”
可惜,眾人都是推辭,根本不願意出力。
劉大媳婦兒又找到劉德貴,可劉德貴正帶著村人們商量修葺宗祠呢。
理由很簡單,最近村裡不順,恐怕是祖宗生氣,不願保佑子孫了。
這可是大事,家家戶戶都扔下手裡活計,跟著忙前忙後,必須親力親為。
於是,磚瓦之類迅速被採買回來,立刻就開工了。
這一忙起來,就更沒人在乎那三個“不回家的人”了!
劉大媳婦兒和劉二媳婦兒還想去邰家,尋小姑子幫忙。
可是想起邰家半夜打砸的兇狠,簽下的斷親書,她們也害怕了……
這麼一拖就過去了五六天,而南下的一隊行商車馬已經走出三百多里了。
黃昏時候,車隊到了一處江邊小碼頭,有兩輛馬車分出隊伍,停了下來。
碼頭上,一條等了三四天的破客船迅速靠上前,五六個漢子幫忙從馬車上抬了不少箱子筐簍上船。
馬車上的人還想多交代兩句的時候,突然有一隊人馬過來,嚇的雙方立刻就散了。
破客船立刻啟航向著南邊去了,一路走了一日一夜,才算安心停靠歇息。
沒人知道,客艙最底層的大柳條筐裡,劉婆子和劉大、劉二已經奄奄一息了。
他們耗費了所有的腦子,也想不明白。
村長明明和他們說好了,尋個藉口從醫館出來,就可以逃了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