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越末年,六合天下四分五裂,各地封侯自立為王,加之邊陲進犯壓境,立時狼煙四起。整個南越國土陷入長年征戰,百姓於水火中掙扎,飽經風雨,流離失所。
戰火紛飛下,百姓困苦不堪的日子歷經數十年之久,百孔千瘡的南越終歸於袁家天下。北方邊陲王侯之家慕容氏生來雄韜偉略,剛正不阿,率領大軍一舉平定中原,天下大定後慕容煒大改律法,安撫百姓,使之隨戰火流離的百姓們逐漸安居樂業,備受擁戴。
之後袁氏定國號文淵,年號永平,自此定都廣陵稱皇。
永平六年,金秋九月。
文淵新國安邦,而在距王城萬里之處,坐落著一個邊陲小鎮,它背靠青山,面朝溪流,山峰雲煙繚繞,青石板鋪就的階梯蜿蜒而下,道路兩旁紅楓搖曳。
順著階梯一直往下,便到了依山傍水的羅泉小鎮。
小鎮環山繞水,熙熙攘攘的小木屋形成和諧的畫面,在清晨的炊煙下顯得平靜祥和。
唯獨一戶人家顯得格外蕭條,甚至破敗。一群本該在籬笆中的雞群在打鳴後上躥下跳,橫穿已經被大火席捲過的小木屋,主屋的房梁勉強作為支撐,被燒焦的屋頂簡單的用茅草覆蓋遮蔽,雞群沒進主屋,撲哧著翅膀湧進了露天的灶房。
“咯咯咯——”
“滾滾滾!少來煩人,去!”柴火正劈啪作響,一位婦人聽見響兒立時從灶火前站起來,手裡拿著未加的柴火揮趕雞群。
雞群驚慌失措,紛紛散開。
“沒地方關你們了是吧?!再搗亂老孃可就殺雞取卵了啊!”婦人喝道,雖然她並不知道殺雞取卵是何意思。
婦人看著不過三十來歲,雖粗麻布衣,一根素簪挽發,相貌卻是亮眼的美麗。按年紀就可知這位美貌少婦的豆蔻年華生於戰亂年代,而她運氣也確實不好,在動盪不安的年代嫁了一個落難的官家少爺,姓洛,兩人郎才女貌,很是般配,只是好景不長又因戰亂分離至今,直到現在她仍然孤身一人帶著膝下小女住在孃家,同世代做點心的孃家一同謀生至今。
恰逢金秋時節,就她家運數不好,突如其來的大火在收穫的季節把她家燒了個光,原本還保留著的破舊點心小鋪,現在連個視窗都沒有了!
“哎喲,這一大早的是誰惹我們月娘不高興了?”循聲望去,只見一個身材圓潤,雙頰撲粉的老嬸從她家頹圮的籬笆院兒穿過來。
這媒婆十里八鄉沒一個不認識的,想來唯利是圖,但誰叫她人緣廣闊,要是說親還真就得請她才能一看這十里八鄉的姑娘丫頭,月娘已為人婦,閨女又許諾了大戶人家,本不想搭理這媒婆,可現瞧瞧現在自己家這境遇,也只能掛出三分笑意,笑臉相迎。
“李大嬸,今天這麼早就出門,這是有看上哪家姑娘小子,給人說親去了?”
這李媒婆是羅泉鎮出了名的媒婆,凡是大街上看見人家略平頭正臉的姑娘小子都能拉著人問清三姑六院,好跟人說媒去。
所謂無事不登三寶殿,李媒婆聽見這話笑得花枝亂顫,盯著被煙火燻得發黑開裂的灶臺,猶豫了一下小心的從灶臺繞到了洛家娘子身邊兒來,套近乎道:“咱們倆什麼交情,這有好的嬸子肯定先關照你來,這不,正好有個頂好的人家,我第一個就想起你來!”
“關照我?我這把年紀有什麼好關照的?你是說我家丫頭吧。”自己家現如今這情況,家裡搭個草棚不漏雨都是好的了,這李大娘向來是勢力燻心,會在這個時候想起她來?洛家月娘心思幾轉,最後只不信任的開起玩笑。
洛家娘子有意迴避,讓媒婆有些尷尬,旋即壓低了聲音,示意洛家娘子靠過來:“不是你家丫頭,這裡不方便,咱們裡面談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