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和蘇淺淺在食堂簡單吃了午飯。
陳文說1點鐘要去做兩次交接貨。
蘇淺淺說自己就不回租屋了,回寢室去午休,吉他她幫陳文拿著。
蘇淺淺提醒陳文,下午兩點在教學樓前等他,參加班級歌唱選拔賽。
1點整,王老闆親自開車,把6000本《實錄》送到了指定地點。收了陳文的六千塊貨款,開車離去,仍然是全程沒說話。
王老闆的作風讓陳文很欣賞。
陳文把光哥call來,光哥繳納了八千塊尾款。
陳文算了一下,買吉他前,自己身上活動經費七千塊出頭,加上光哥的5200塊定金,就是一萬二出頭。買了吉他,還剩一萬一千多。
付給王老闆六千塊,又收了光哥八千塊尾款,現在陳文身上活動經費一萬三千多。
陳文想著今晚又該給蘇淺淺分錢了,立刻覺著一絲小甜蜜。
4月9日,星期四,下午。
高等院校折騰學生唱歌比賽這件事,其實是一件挺扯的事情。
為什麼這樣說?有過高校經歷的人都知道,這種活動啊,管理方和參與方,雙方的偏好是截然相反的。
領導和老師,希望參賽歌曲往主旋律方向靠,但是這些拿權的人他們自己不參賽;真正參賽的人是學生們,學生們喜歡時尚的、潮流的歌曲,愛情歌曲是學生們的愛。
但是領導和老師們不喜歡潮流歌曲,尤其反對愛情歌曲。
學生們喜歡《讓我一次愛個夠》,可這首歌基本不會登上學校歌唱比賽的舞臺。
這就有矛盾了,而且是不可調和的矛盾。
蘇淺淺他們班的班委會,正在為此事頭疼。
班長李楷早就領悟了上面的精神,把選拔賽的調子定在主旋律上,但是班裡同學們報上來的歌曲,幾乎全都是愛來愛去。
選拔賽暫時沒法開始,李楷在臺上勸說同學們重新自選歌曲,務必貼近高大上。臺下的唱歌尖子們叫苦連天,紛紛打起了退堂鼓。
蘇淺淺和抱著吉他的陳文,坐在最後一排,以看戲的心態觀看臺上的表演。陳文笑著小聲說怪話,餓看到了你們霍老師當年。蘇淺淺捂著嘴小聲說,可能李楷到40多歲也要單著。
最後,李楷無奈宣佈散會,班級選拔賽推遲。
回租屋的路上,蘇淺淺說道:“看來我們班要拖系裡的後腿了。”
陳文說道:“主旋律的歌曲,就那麼些個,幾十年來大家都太熟悉了,很難讓聽眾獲得新鮮感。”
蘇淺淺說道:“是啊,最近也沒有出現多少這方面的新歌,而且即使有幾首不錯的,肯定也會被很多參賽者重複使用。”
主旋律的好歌多是老歌,新歌太少,被參賽者扎堆使用,要是有一首別人都不知道的好聽的新歌該多好,蘇淺淺就可以成為財大新一代歌唱女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