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市是華夏的金融中心和最老牌的經濟發展城市,同時也是教育和文化的第二中心,僅次於帝都。
滬市擁有數量龐大的大學,其中相當多數的大學在華夏享有盛譽。
蘇家位於滬市的老城區的東側,靠近黃浦江。在老城區的板塊上,分佈著交通大學、醫學院、戲劇學院、師範大學、政法大學等一批名校。
老城區往北的一大塊稍微偏遠的區域,還有著名的復旦大學、同濟大學、外國語大學等名校,以及理工大學、音樂學院等出色的院校。
蘇淺淺就讀的財經大學,就位於北部板塊。
其餘,還有種類數量繁多的各種專業方向鮮明的行業類學院和大學,包括紡織、輪船、航海、工程、汽車、電子、稅法、工商等等數不盡的高等院校,分佈在北、西、南三個廣大的區塊上。
陳文向蘇康康打聽了一下老城區板塊的大學分佈情況,兩人商量了一下,決定從交通大學、醫學院、戲劇學院、師範大學、政法大學裡面挑考察的目標,這幾個大學離蘇家比較近。
蘇康康對學校的選擇,沒什麼看法,陳文覺得,師範大學和交通大學的學生數量比較多,這本身就是一個市場優勢。
兩人坐公交,首先來到了師範大學。
師範大學女生多,女生比例高,跑來師範大學找女生的男人也多,既有男學生也有來自社會各界的男人,這就使得全華夏各地的師範大學周邊地帶形成了鮮明的師大經濟圈。
師大經濟圈的核心位置從師範大學的校門口開始,這是最熱鬧的區域,隨後向兩側延伸,向馬路對面鋪散。
除了餐飲、娛樂、書店、花店、小旅館這些固定門面的商戶之外,地攤是所有大學門口的重要特色,師範大學的校門經濟圈也不例外。
陳文和蘇康康的本錢,遠不能入手商鋪,所以只能往地攤去琢磨,兩人興致勃勃逛了起來。
與城隍廟的亂象相比,大學門口的地攤就顯得乾淨多了,小吃、玩偶、圖書、磁帶、日用品、文具、水果等等,學生們平常有可能使用的物品,就是校門地攤的產品主流。
學生們不會去練氣功,不會去收藏古董,不會強烈去需求壯陽健體的藥,校門口自然也就不會有這些亂七八糟東西的市場土壤。
陳文漫步在各種地攤之間,一個個仔細觀察,看商品種類,聽攤主的吆喝聲,看購買這些商品的學生,留意成交價格。
水果,這是沒什麼搞頭的,進貨渠道是個問題,保鮮更是大問題。
針頭線腦,這也沒什麼意思,賺不到幾個錢。
小吃,這可是個手藝活,攤煎餅、炸油條你別小瞧這行當,沒個長期練習你整不出好吃的煎餅油條。而且還要置辦裝備,頭頂還懸著食品安全這把大刀。
玩偶,這倒是挺有意思,就這麼一小會的功夫,一個玩偶地攤居然賣出了三隻公仔!
女生喜歡玩偶,過生日情人節聖誕節,除了清明節之外的所有節慶,男生總會買一個送給女生,好像有點搞頭!
“康康,你看這個,你覺得。。。哎,臥槽,康康,康康!”陳文突然發現身邊沒有了康康的蹤影。
這小胖子跑哪去了,萬一跑丟了,可怎麼跟蘇淺淺交待!陳文著急啊!
幸虧啊,蘇康康的身材實在是太與眾不同,陳文沒費多大勁,就看到了小胖子的身影。
在一個賣書的地攤前,蘇康康蹲在地下,抱著一本書埋頭苦讀,完全聽不到陳文的喊聲。
這小胖子,平時也不見他在家讀書複習功課,這會怎麼愛看書了?
陳文走到蘇康康身邊,問道:“康康,你在看什麼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