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等陣。”劉鑾雄從餐桌旁的地下拎起一個公文包,開啟蓋,取出一張摺疊圖紙,招手示意陳文一塊走到大茶几前,展開又展開。
劉鑾熊指著圖紙:“滬市,陸家嘴!”
陳文又問:“你為何認為我可以拿下這塊地?又可以按照你的要求蓋出你要的房子?”
“陳老弟你那間向陽地產,如今在滬市很拉風哦,明星企業哇!”劉鑾熊醜臉湊到陳文近前,“滬市房地產幾個主管部門,同你公司那幾個副總,很熟悉哦!”
陳文懂了,張麗、方雅、苗蕾和江水花近期的公關工作很有成效。
這不,業內的名氣都打到港島來了!
在陳文的要求下,劉鑾熊對合作專案做了詳細解釋。
包括港企在內的所有外資,不具備進場華夏內地房地產開發的資格。
但,我國有句古話,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外資不能開發房地產,但可以買成品樓。
於是,大批的外資,這當中主要是港島、灣灣和新加坡商人,他們不直接做開發商,不參與拿地,卻與國內地產商合作,由國內地產企業拿地,外商出圖紙,蓋出這幫外商想要的樓,再按照竣工時的市場行價予以全盤收購。
自從1993年初華夏幣兌美刀的匯率大跌以來,大量外資透過央行湧入華夏,這些外商手握大量的現金,遇到的局面和陳文的46億現金差不多,短期內沒有那麼多企業專案值得投資。
於是港澳臺新的華裔商人們,發揮80年代他們在“亞洲四小龍”的成功經驗,從去年開始也在大陸大城市囤房。
這種做法,暫時只有華裔富商在搞,歐美人尚未來得及反應過來,那些美國佬英國佬全都老老實實在華夏辦工廠,哄搶瀕臨破產的國有企業。
之前陳文揍了一個追求顏小佳師姐的新加坡商人,對方做的專案是滬市開發區的特批專案,與劉鑾熊這類貨不是一個概念。
改革開放才十多年,很多規則並未完善,法律上規定外資不許進場地產開發,但在一些重點專案中,又允許外資參與投資,上上下下都在摸著石頭過河。
劉鑾熊又拿出另一張圖紙,一棟三十多層的商住樓,帶有明顯的港島中環建築氣質:“你蓋起來樓,這棟樓我買下來,做我自己在大陸的大本營。陳老弟你放心,你們向陽公司該賺的辛苦費,我一分錢不會少你們!”
陳文琢磨了一下,如果按照這種合作方式,向陽地產開發完一處樓盤,倒是不愁銷路,因為被港商秒買光!
但是,向陽地產便吃不到這處樓盤的任何紅利,只能旱澇保收地賺一筆施工費,辛苦錢,僅此而已。
按照陳文自己的規劃,他要讓向陽地產複製前世許多地產公司的成功案例,比如萬達廣場的運作,將幾百棟“向陽廣場”大廈變成他的印鈔機。
不過呢,按照向陽地產以前的運作方式,巫向陽做的就是競標方和施工隊的行當,賺的就是辛苦錢,劉鑾熊提的這個方案,對巫向陽其實是有利的。
把陸家嘴一塊位置很不錯的地,用這樣的方式賣給劉鑾熊,會不會顯得出賣祖國利益?
劉鑾熊告訴陳文另幾件事。
不光劉鑾雄在做這種運作,港澳臺新大量商人也在做。
目前做得最大最瘋的是李嘉成,此人已經在大陸拿下了至少20棟商住樓,覆蓋了北上廣深。他劉鑾熊與綠地集團合作幾年,才拿下了兩棟樓,分別位於羊城和深城。
陳文問:“你同綠地合作挺好呀,為什麼想到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