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商業街的這些時尚元素,就算是在21世紀也是能夠吸引無數華夏大媽來血拼,1994年的第五大道讓一群學藝術的女學生痴迷,這很正常,犯不著上綱上線愛國不愛國。
愛國,難道就不能愛美麗嗎?
陳文倒是有足夠的財力養十二樂坊全體做小情人,但他一點也不希望女孩們打扮成第五大道櫥窗裡那些女模特的樣貌。
走過愛馬仕專賣店的時候,陳文心想,十二樂坊的颱風是華夏傳統藝術,女孩們如果穿慣了愛馬仕、阿瑪尼、蔻馳、普拉達這些,搭配了時尚的髮型,再穿回旗袍就不是那個味道了。
心裡想著該上哪兒做旗袍,陳文走到了第五大道與東66街的交叉口。
路口比鄰中央公園動物園西北出口。
戴博帶路,一行人右轉。
走了沒幾步,抵達陳文的新物業。
戴博解釋:“第五大道的所有樓房,以及與它平行的麥迪遜大道的臨街樓房,全都沒有購買的可能性,幾乎以及全部被猶太人控制了。我們能夠買下的,最好的選擇,只能是與第五大道垂直大街的物業。”
陳文點點頭:“你已經做得很好了,我很欣賞你在工作中的努力。”
戴博鬆了一口氣:“謝謝老闆,你是全世界最寬容的人!”
站在東66大街的人行道上,陳文抬頭看他的樓房。
繼廣場飯店、泰姬陵賭場之後,這是陳文在紐約,在美國,擁有的第三處物業。
一棟十層的舊樓。
位置是路口走進去第二棟。
建造年代是20世紀40年代。
巨大的磚石材料,顯得很堅固,很有年代感。
佔地面積在1500平米,沒有電梯,環形筒子樓的格局。如果從高處斜向俯瞰,大樓的形狀接近於一個長方體,這也是上曼哈頓眾多舊式大樓的特色。
一層的臨街商鋪開在東66街,由於不是臨靠第五大道和麥迪遜大道那種時尚購物道路,無法吸引國際一線奢侈品牌,只能租給一些二流美國本土品牌。
目前,大樓的商鋪一共三間,分別是美式快餐店、咖啡館和牛仔衣褲店。
戴博告訴老闆,漢堡店和咖啡館的租約這個月到期,牛仔衣褲店的租約要到年底,2到10層是公寓和小公司辦公樓,居住的人口很雜,已經清理走了一小半的人。
剩下的一多半住戶,清理工作則非常麻煩,好些個釘子戶,生死賴著不肯走。
戴博一路解釋,這一層的原住客全部被清理乾淨,也是唯一被騰空的樓層,劇組拍攝便定在第五層。
陳文的駕到,驚動了整個劇組,拍攝工作整個停下來,所有人歡迎大老闆探班。
鄭小龍和馮曉剛率領劇組全體,在第五層的走廊裡列隊鼓掌歡迎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