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我們國家鐵路幹線上,跑著兩種機車。
一種是蒸汽機車,一種是內燃機車。
前者燒煤,後者燒柴油。
蒸汽機車速度慢,連60邁都費勁,主要用於貨運。
內燃機車是我國當前鐵路車組動力的主力軍,速度最高120邁,大部分情況下車輛執行速度不到100邁。
帝都到洪城,停站無數,車速平均只有幾十邁,單程耗時36個小時。
要想提速,兩個辦法。
一是提升內燃機車的動力,把最高設計時速從120邁提高至160邁。
二是對鐵路全線進行電氣化改造,全面使用電力機車。
我們國家面積太大,鐵路線太長,車輛編組太多,不可能在短時期內實現電氣化改造,技術儲備都還談不上。
蘇星程把一個技術領域的秘密告訴給女婿:“株洲電力機車廠和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剛剛立項,研發能夠達到160公里/小時的內燃機車。計劃在兩到三年內弄出樣車,放到廣深線去做試執行。完成任務之後,立刻研發新型電力機車。”
這件事陳文很清楚,株機兩單位圓滿完成第一期任務,隨後是立刻研發時速達到200公里/小時的電力機車,也就是被稱為“大白鯊”的樣車,但1999年造出的機車老出故障,最終只生產了一臺就被封存報廢。
全國鐵路工作者心中的遺憾,被寄予厚望卻悲劇收場的第一代動車“大白鯊”。
蘇星程繼續向女婿透露情報,說談論這些事他都是違反紀律。
株機兩單位一邊改良內燃機車,一邊研發新型電力機車,所謂研發,其實就是仿造。
怎麼仿造?拆國外進口機車!
我國鐵路電氣化改造還有好些年才開始呢,鐵路網裡根本沒有新型電力機車,怎麼辦?拿地鐵機車做科研物件。
計劃拆的機車,就是滬市地鐵一號線的車頭,從加拿大龐巴迪公司買來的。
但,還沒拆。
太貴了。
2千萬加幣一臺機車啊!摺合1600萬美刀。
一年前我國外匯儲備最低的時候,只剩不到一億美刀。
滬市地鐵一號線,一共進口了四臺機車,兩兩對開,運力飽和,無法勻出一臺交給株機兩單位去拆。
二號線正在開挖地道,三號線,也就是蘇星程管的那條線,剛剛完成勘探,正在動員拆遷。
滬鐵這邊的意思,是繼續買龐巴迪機車,用於二、三號線的運營。
但現在有了不同的聲音。
兩種聲音,都是反對繼續從龐巴迪公司採購。
第一,有人擔憂,一旦我國新
地鐵使用大量龐巴迪機車,將來售後會被對方鉗制,建議引入第二家國外機車公司的產品,比如德國、日本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