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客戶經理回答:“這種超市,乃至其他企業的融資,他們的目的是透過融資的手段,獲得其他投資方的資源。這個資源,不僅僅是現金,更重要的是很多附帶的東西。就目前來看,陳先生您只有現金,沒有其他的資源。請恕我直白,即便您直接拿出1700萬加幣,恐怕對方也不會接納。”
陳文的腦子和閱歷,早就已經很強了,立刻懂了對方的意思。
他聯想到一個概念,在企業併購這件事上,並非說錢一定是萬能的。被收購的一方,不但要錢,更看重你能夠帶給他們什麼資源。
只有當你的錢和資源雙佳,才能夠一步步透過併購和兼併,建立起一個實業帝國。
這個概念,陳文覺得應該跟張婉婷聊聊。
與歐洲方向的代理人張婉婷對話,這會不是時候,陳文問道:“那麼以你看來,我應該如何對大統華進行投資?”
大客戶經理回答:“溢價,收購他們21個點的股份。”
陳文懂了。
21個點,足以為張麗解決移民監的問題,而且大情人自己不需要去頭疼企業經營的事,還可以坐享其成拿分紅。
陳文沒有其他資源,如果他按照對方標稱的融資比例,去投資21個點的資金,對方大機率不會接納。
在這種博弈下,陳文必須提高投資金額,溢價收購對方的21個點股份,用額外的資金來衝抵原本應該存在、但他缺失的附加資源。
陳文問道:“溢價多少?”
經理拿出計算器,一陣噼啪:“對方融資後的資本金是2000萬加幣,21個點是420萬加幣,我建議陳先生溢價50個點,也就是210萬加幣,合計630萬加幣,購買對方21個點股份。”
接下來,辦理一堆業務。
6億美刀支票,做了三筆操作。
1億美刀償還透支。
4點9億美刀存入陳文賬戶。
為張麗也開了一個瑞聯銀賬戶,存入1千萬美刀,兌換為1250萬加幣。
隨後,瑞聯銀與張麗簽署委託協議書,替張麗辦理入股大統華的相關事宜。
後續怎麼弄,張麗跟著瑞聯銀走就是了,週期需要幾個月。反正張麗要在加拿大養病,長期居住,這些事就當是給她無聊的生活帶來一點樂趣。
等到張麗完成對大統華的控股之後,瑞聯銀的大客戶部將與加拿大聯邦移民局進行談判,替張麗轉移民監專案。這一塊,張麗需要支付
一些律師費和代辦費,不貴,一萬加幣的小錢。
此外,按照陳文的指揮,明年陳文的離岸公司註冊完畢之後,他將再次來到加拿大,與張麗合夥註冊加拿大的投資公司,格局與他和方書正的港島投資公司一樣,離岸公司佔99個點,他的代理人佔1個點。
張麗簽署相關檔案的時候,整個人都有點暈乎乎,不敢相信幸福來得如此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