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先和蘇康康閒扯了幾句,隨後跟林靈兒和歐可嵐聊了會。
電話回到蘇淺淺手裡。
美人說:“陳文啊,你不是說讓我繼續買房嗎?”
陳文說:“對呀,只要是滬市核心區的房子,你隨便買。”
蘇淺淺說:“最近我看到楊浦這邊有一個新開盤的房子,好漂亮的。”
陳文一聽就覺得蘇淺淺的思路有問題,趕忙問詳情。
果然,是那種新開發的商品房,公寓樓,不是塔樓,而是一梯兩戶的板樓。樓層不高,只有7層,沒電梯。
陳文說:“這種公寓樓沒什麼意思,我告訴你,你要買就買石庫門那些房子,必須是核心區的。比如你們家那種,要是能把整棟樓全買下來,將來你就舒服了。”
蘇淺淺思索的語氣:“你這麼說啊,那我還真有想法了。石庫門那裡,有很多小獨棟洋房耶!”
陳文雖然在滬市呆了合計半年,但他那點積累,哪能比得上蘇淺淺這種在滬市生活了二十年的土著呀。
蘇淺淺給男朋友好好講了一堂課。
石庫門是滬市老城區舊房子的一種,這類房子的年代很久遠,現存的房源當中最早期的可以追溯到年代。
英國、法國、西班牙、葡萄牙、俄羅斯風格的非常多,也有很多在解放後建造的蘇聯式。
這些房子,統稱洋房。
像蘇宅那棟樓,是30年代法國人建造的,但不能叫做洋房,因為那樓原來是倉庫,修成一個規規矩矩的長方體。
蘇宅的這個房子,當年是洋人的貨倉,比鄰黃浦江嘛。
解放後,房子改制,改來改去,長方體倉庫被隔斷成十幾家,蘇家得了其中一節,樓上樓下各30幾平米,加起來不到80平。
這個房子裡面的錯綜複雜事,涉及到蘇家親戚們的許多亂七八糟糾紛,這事陳文一直不知道,蘇淺淺今天順帶提了出來。
房子原本是蘇淺淺爺爺奶奶的,老兩口在80年代去世了,繼承權歸屬蘇淺淺的爸爸和兩個姑姑。
蘇星程和宋青青在滬建公司是有編制的職工,兩人的分房積分都不低,按照打分排名,84年的時候分了一套兩居室,位於虹口一帶。
出於這樣那樣的原因,蘇家二代的三個家庭進行了協商,蘇星程把虹口的兩居室借給姐姐和妹妹,那倆女人也已出借的名義讓出了她們對蘇家爺爺房子的使用權。
推薦下,我最近在用的追書app,快取看書,離線朗讀!
這個使用權的置換,蘇星程兄妹三人達成的是口頭協議,沒簽合同。沒法籤,因為蘇星程和宋青青的兩居室是單位分的房子,房改要到1998年才會發生。
原本,多年來一直相安無事,但最近出了點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