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70年代開始,華夏援建了烏干達三條鐵路線,分別貫穿了烏干達的東西向和南北向。
陳文爸媽參與的專案,就是從首都坎帕拉到東部邊境託羅羅的窄軌改寬軌專案。
1992年下半年剛剛竣工。
竣工,不代表這條鐵路能夠發揮出最大的作用。
按照最長遠的規劃,應該是烏干達內陸的貨物透過鐵路,途經託羅羅,進入肯亞,最終向東南運到蒙巴薩港。
推薦下,我最近在用的app,安卓蘋果手機都支援!
但現在鐵路修到託羅羅,就停工了。
於是規劃中的中轉站託羅羅,失去了最應該有的作用。
烏干達的貨物,只能在託羅羅下火車,利用汽車運往肯亞的納庫魯。這之間的爛泥路,陳文來的路上深有體會,貨還沒運到納庫魯,恐怕卡車都會經常大修。
運一車貨,廢掉一臺卡車,這是常態。
幾個國家,包括華夏,曾經開會談出方案,由華夏為肯亞援建一條鐵路,從內羅畢向西,與烏干達的鐵路會合。
這條東線鐵路,內羅畢至納庫魯的窄軌改寬軌工程也已經於1992年改造完成,鐵路繼續向西就是新建,直接建寬軌,目前修到了巴克達村。
為非洲援建各種專案,這件事的意義是不需要討論的,涉及到國家層面。
陳文身為小老百姓,他很懂得這裡面的價值。
蘇星程告訴準女婿一些很多人不知道的道理。
正所謂火車一響,黃金萬兩。
交通線的貫通,必然帶來經濟的起飛。
東非鐵路線如果能夠最終修通,對烏干達和肯亞,乃至盧安達、蒲隆地、大剛果等國家也將全面獲益,換言之,非洲中部的這一坨窮國,都可以透過鐵路線將貨物從蒙巴薩出口。
從這個角度來看,華夏為非洲援建鐵路,是授人以漁,從基礎建設上幫助黑兄弟脫貧。
但,總有一些國家,他們不希望非洲窮國脫貧。
蘇星程說:“非洲的窮國一旦脫貧了,某些列強就會感覺到很難再像以前那樣輕鬆地控制這些窮國。”
陳文問:“這就是咱們工地經常停工的原因嗎?”
蘇星程笑道:“孺子可教。”
陳文知道一件天大的秘密,這是前世記憶金手指。坎帕拉到蒙巴薩這條鐵路線,真正的寬軌全線通車時間將是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