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星期天。
陳文三人帶了5支槍,幾百發子彈,還有40幾萬美刀現金,不方便出門逛街。
下午四點的火車,上午老老實實呆在賓館裡,閒聊天。
陳文跟西蒙尼沒什麼好聊的,跟巫小柔則不太敢聊天,一聊就聊到感情問題去了。
於是陳文拉著巫小柔當翻譯,坐在一樓前臺,跟黑人大媽聊天。
陳文出美刀,大媽幫忙從外面買來大量的各種食物和飲品。
喝著一大杯的印度茶,陳文問:“你們這裡的食物,好像很多東西帶著印度風格。”
大媽說:“肯亞曾經是英國殖民地,跟印度的模式一樣,英語普及度很高。英國人控制蒙巴薩港,目的就是讓貨船往來蒙巴薩和印度。”
陳文問:“印度人挺崇拜英國,你們肯亞人呢?怎麼看英國?”
大媽說:“英國人是殖民者,他們控制肯亞是為了低價買走我們的東西,再賣到其他國家去賺大錢。”
陳文笑道:“你的ZZ覺悟很高!”
大媽說出一個讓陳文詫異的觀點:“昨天我以為你們是美國大兵,沒想到你們是華夏人。如果昨天我知道你們是華夏人,我不會輕易讓你們住進來。”
陳文問:“為什麼啊?我們華夏和你們肯亞關係可好了,你們的鐵路還是我們幫忙援建的。”
大媽糾正道:“我們的鐵路,蒙巴薩到內羅畢的鐵路是英國人建的,不是華夏建的。英國人說,你們華夏是來破壞我們肯亞。”
陳文有點懵,鐵路的事,怎麼跟他前世的記憶不一樣?
陳文可以非常肯定,自己父母和蘇淺淺父母正在參與的專案,就是修建肯亞到烏干達之間的鐵路。
再問大媽,這女人卻不肯多說了。
大媽說:“旁邊幾棟樓住了很多英國人,我不想惹他們不高興。好在你們住的時間不長,今天下午就走了。”
原本以為這兩天跟這個店家大媽相處得很好,沒想到她對於華夏有挺深的成見,而且有點莫名其妙。
既然問不出所以然,陳文便不再糾纏,他打算在見到爸媽之後,問問二老,非洲這邊的人到底是踏馬什麼情況。
一路打仗殺人闖過來,陳文自認為是東非專家了,卻原來依然不瞭解這個大洲的事和人,這種挫敗感讓他不舒服。
下午三點,三人離開賓館,向大媽告辭。
房費,陳文多付了20美刀,表明了原因:“感謝你陪我聊天,介紹了許多肯亞的好處。”
大媽叮囑了一件實用的資訊:“你們坐火車要提防被搶劫。”
陳文問:“你們肯亞現在不打仗呀,你的意思是治安很差?”
大媽說:“我說不清什麼原因,我活了幾十年從來沒有離開蒙巴薩,只是經常聽那些從內羅畢過來的客人說,他們在火車上遭遇了被搶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