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重生之我的1992> 第1386章 BBC女記者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386章 BBC女記者 (1 / 3)

倆記者知道在英軍的保護下什麼有趣的素材也採訪不到,於是要求英軍送他倆來到了一支土耳其維和部隊。

這裡面有個事就很值得琢磨了,看出英軍的狡猾。

英軍的部隊主要駐紮在索馬利亞北部和西南角,兩處地帶的當地武裝連同絕大部分人口已經被驅趕進了內陸,所以這兩處海岸周邊是相對安全的。

內陸不安全的地區,交給友軍去執行任務。狡猾嘞。

基斯馬尤周邊,英軍和法軍駐紮在海邊,隨時接受海上軍艦的支援,內陸的任務扔給了土耳其團。

土耳其維和部隊的主要任務不是作戰,而是賑災,也就是替聯合國向索馬利亞當地難民發放糧食。

基斯馬尤北部周邊一大片的國土,十幾個城鎮,每個城鎮每天發放2到3噸糧食。

發放糧食這種事,秩序是最難控制的。在飢餓的索馬利亞民眾面前,聯合國的糧食車隊就是救命糧,手快有手慢無,人狠吃得多,人善只能餓死。

於是,經常發生哄搶。

哄搶這件事,有時候是難民跟難民搶,有時候是民兵搶難民,更有的時候是兩支不同派系的民兵之間對搶。

哄搶因地域而不同,距離基斯馬尤比較近的加烏梅、吉利卜等地,由於靠近英軍和法軍軍營,秩序稍微好點,當地人的武器被清剿掉大半,民眾無法變成民兵。

遠一點的,比如四百公里左右的布阿萊,英軍就管不了了。

英軍把更靠近內陸的賑災任務,交給了地位低下的其他國家部隊,土耳其團便是這樣的倒黴蛋。

瑪麗安考斯特和漢斯選擇來到土耳其團,就是奔著這邊亂才來的。亂,戰鬥多,民兵槍殺平民的機率大,拍到勁爆新聞照片的機會就多。

臨走前,瑪麗安考斯特和漢斯向英軍討要護身武器。英軍收繳了當地人的大量武器,任由他倆挑。

這倆記者也是多年混跡全球危險地帶,對武器很熟,蘇造的垃圾AK他們不要,從堆積如山的垃圾槍里居然找出了幾件好東西。

其中一件就是開火發出“噗噗噗噗”悶聲的司登衝鋒槍,二戰時期英軍的裝備,電影《倫敦上空的鷹》裡面英軍別動隊用的就是這款槍。雖然是四十年前的武器,但質量真是好。

另一件是一支半自動步槍,雷明頓700,彈容量只有5發。這槍的木結構比例比較大,彈匣也小,不需要攜帶太多備用子彈,總重量小於AK這類的自動火器的套裝,所以被瑪麗安挑了做防身武器。

於是,這倆BBC記者就這樣,跟著土耳其部隊,旁觀糧食發放。

發了兩天糧食,沒遇到意外,但今天出事了。

土耳其人也知道自己乾的是苦活,他們不笨,給自己想出了既能完成聯合國維和司令部交辦的任務,又比較安全的應對方法。

們僱傭了一批索馬利亞當地人,替他們去發放糧食。反正內陸城鎮的秩序很亂,幾乎每次發放糧食都會引發哄搶,乾脆就把糧食往現場一扔,讓索馬利亞人自己搶去,懶得管到底是民兵還是平民吃到糧食,反正民兵和平民之間的差別就在於是否手上拿槍。

英國記者的安全,土耳其部隊在自己營區盡義務就行了,兩個英國人死活要往外跑,土耳其人攔不住。

今天,瑪麗安考斯特和漢斯跟車採訪,押車的人員沒有土耳其士兵,全是被僱傭的索馬利亞人。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