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櫃檯經過,四個人跟著老闆娘走入一條不算長的走廊。陳文發現,整個二樓沒有堂食,一條數字7形狀的走廊,兩側是7個房間門。
懂了,樓上雅座,這家港式餐館有包間。
來法國三個月了,逛了歐洲多個國家,陳文今天終於遇到他熟悉的包間餐飲。一種回到國內的親切感,不由自主地從心底裡泛起。
老闆娘推開走廊盡頭的一間門,張自強護著門框,扶著陳文的肩膀,將他送進了包間。
“陳先生,這位就是我們袁行長!”
“陳先生,久仰久仰,歡迎啊!”
“袁行長好!”
面對對方迎過來的雙手,陳文也是雙手回應,與袁行長握在了一起。
“陳先生年輕有為!來,請坐!”袁行長抓著陳文的手,牽著他落座。
張自強和祝潔在袁建國和陳文坐下後,才小心翼翼坐下。
西蒙尼不打算進屋,他站在門口站崗。
袁建國問陳文:“這位國際友人是陳先生你的朋友?”
陳文說:“我的司機,義大利人,他不懂漢語。”
袁建國吩咐張自強,把西蒙尼也喊進來一塊吃飯。
包間大約15平米,擺著一張圓桌,四周是8個椅子,牆上掛著幾幅港島風光的大照片,顯得很有90年代的華夏時尚氣息。
菜品被很快送上來,一半是港式茶餐廳的招牌菜,一半是法式的烤肉和沙拉,袁建國安排的這頓飯,來了箇中法合璧。
袁建國非常健談,而且談吐很隨和,既帶著一點威嚴,又帶著大半的風趣。
他說:“全巴黎一共只有兩家餐館有小包間,一間是這裡,另一間是一家米其林的高階場所。今天這頓飯是我個人掏腰包請客,可不敢搞公款吃喝,只能請陳先生吃得這樣寒酸了,莫要嫌我小氣啊!”
陳文知道,90年代初期的港式茶餐廳對內地人而言,可不是像21世紀那種爛大街的概念,這種餐廳現在還是時髦的代名詞之一。
陳文笑著回應:“袁行長太客氣了,港島美食引領華夏飲食時尚。我來到法國留學已有近半年,今天還是首次吃港味,真是沾了袁行長的光!來,我年齡小,先敬您一杯。”
場面上的客套話,當然是帶著許多假東西的。陳文今天絕對不是第一次在歐洲吃港味,他在葡萄牙的何賭王賭場已經吃過好幾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