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桑克說道:“當然是你們華夏的,這件是你們清朝時期皇家園林的物品,由我**人帶回來的。”
陳文做了個嫌棄的表情,道貌岸然地說瞎話:“這件動物腦袋看上去像是你們歐洲的工藝風格,你有證據證明它是我們華夏的物品嗎?”
德桑克微笑頷首,轉身走向保險櫃,從裡面取出一隻紙質檔案袋交給陳文。
陳文開啟一看,裡面是幾張舊報紙,法國報紙。
幾份報紙的發行年份是5年前,日期相隔很近,記錄著同一件事:企業家蔡辰男在蘇富比拍賣會上購得牛首、虎首、馬首和猴首。
但是,報紙上沒有寫出蔡辰男購得這四件文物的準確價格,只描述了一句“超過一百萬美刀”。
蔡辰男這個名字,勾起了陳文的前世記憶。
在前世,這個蔡辰男跟十二獸首的三分之一發生了直接關聯。
2000年4月30日,蔡辰男拿出了兩隻獸首,送到蘇富比拍賣會,分別是牛首和猴首,成交價分別是7745萬港幣和8185萬港幣。
兩天之後,2000年5月2日,蔡辰男又拿出了一隻獸首,送到蘇富比拍賣會,便是虎首,成交價翻了倍,15545萬港幣。
三隻獸首全部被保利集團購得,存放於保利藝術博物館。
此後,十二獸首成為了“文物回家”主題的熱門物件,眾多的愛國商人紛紛踴躍參加各種拍賣會,爭奪這套文物的其他成員,使得價格一路飆升。
歐美那些持有者們,也是看準了機會,狠狠地賺華夏愛國商人的錢。
7年後,2007年9月20日,蔡辰男又拿出了一隻獸首,送到蘇富比拍賣會,這次拿出的是馬首。這件馬首被古玩界稱為“白馬王子”,也是十二獸首裡造型最漂亮的一隻。
“午馬”在十二獸首當中還有一個在使用上的獨特地位。
十二獸首實際上是噴水池的水龍頭,每個時辰一隻獸首噴水。“午”這個時刻是正午,當年圓明園每到正午時分,除了馬首噴水,其餘11只獸首也會一同噴水,故而馬首被稱為十二獸首的“總領”。
那件馬首在2007年拍賣時,被何鴻森拍下,總價達到了創紀錄的9610萬港幣。後來,何賭王將馬首捐贈給了華夏國家博物館。
說蔡辰男是愛國商人?似乎談不上。
從十二獸首的事情上,蔡辰男從其他愛國商人身上狠狠地賺了錢。從這個角度來說,何鴻森才算是愛國商人。
陳文盯著蛇首,想到了蔡辰男和何鴻森在華夏文物史上的口碑和地位,心裡在盤算他該怎麼做。
眼前的這隻蛇首,陳文覺得自己必須努力買下來。
賣?陳文認為,將來他絕對不能拿出去賣,他願意捐給華夏的博物館,讓這件文物回家。
虧錢?也許有人會認為買下這件文物捐給國家,對個人而言是虧錢。但那是某些人的看法。陳文不這樣認為。
“重生之我的199288讀書網”
:重生之我的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