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重生之我的1992> 第933章 有追求的富N代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933章 有追求的富N代 (2 / 2)

幾家唱片公司給的理由很一致,這種純大自然風格的抒情音樂,而且是品質很一般的純音樂,在1991年不會被市場接受,他們更看重能夠吸引歌迷的流行音樂。

對於這件事,陳文是大感贊同的。21世紀牛的曲子放在90年代初,真不一定很賣座。之前陳文在琢磨武俠音樂的時候就已經有過內心的論證。

彼得博薩被幾家唱片公司拒絕之後,小夥生氣了。年少氣盛,而且家裡特別有錢,受不了這種委屈。

你們不給我出唱片,我自己出唱片。你們唱片公司有什麼了不起的,我自己開一家唱片公司!

有錢人家的孩子,產生了高大上的想法,說幹就幹。回到瑞士,彼得博薩立刻註冊成立了一家名叫A/VC的唱片公司。

自己當老闆了,而且是唱片公司老闆,終於不用看那些世俗唱片公司的臉色了!高興啊!

買裝置,招聘員工,招不到,沒關係,重金挖牆腳。

很快,A/VC唱片公司的班子搭起來了。大老闆下指示好辦事,底下人一通忙,第一張班得瑞唱片出來了,裡面只有一首曲子,就是《仙境》。

整張CD只有這一首曲子,長達半個小時的單曲!

奇葩吧?

博薩別提多喜歡這張單曲專輯了,人生第一次做

有意義的事情,高興啊!

拿出去,鋪貨到很多音像店裡去賣,結果悲劇了,一張都沒賣出去。

給彼得博薩打擊得夠嗆。

小夥性格好,不怨天,不尤人,從自己身上找毛病,閉門思過找原因,覺得是自己的才華不夠高,於是拉了兩個志同道合的人加盟了班得瑞樂隊,其中一人就是後來的班得瑞樂團的團長奧利弗施瓦茨,也就是今天正跟彼得博薩吵架的這位仁兄。

三人合夥了沒一年,走了一個,據說,那人實在受不了彼得博薩。工資給得再高也沒用,那人就是要走。

班得瑞只剩哥倆了,這倆人倒是脾氣對路,理念吻合。尤其施瓦茨很認同博薩對抒情音樂的理解,用大自然的原聲來創作音樂,做出世界上獨一無二風格的純音樂。

為了實現兩人共同的理想,哥倆經常扛著錄音裝置跑進阿爾卑斯山,錄製風聲、河流聲、鳥鳴蛙叫,諸如此類。

有了靈感時,彼得博薩便把自己的創意哼出來,奧利弗施瓦茨用曲譜記下來。回到他們在庫爾的據點,施瓦茨便嘗試用各種樂器進行演奏,作出初步的曲子。

每隔一段時間,把曲子的複製寄給一支牛掰的樂團,請他們去編曲加工,以交響樂的形式演奏出來,再酌情加入彼得博薩指定必須加入的大自然的聲音,也就是各種動物叫喚聲。

有的時候,彼得博薩只有一個大致的旋律構思,不足以撐起一首曲子。實際上大多數情況下,他都是隻有幾句旋律,一首曲子的90%內容他也沒思路。

儘管彼得博薩出價不含糊,但牛掰的樂團人家有自己的固定工作任務,不可能隨時與博薩的愛好做完美的時間銜接。

這種情況出現了好多次,奧利弗施瓦茨便發動他的人脈關係,從整個德國的音樂節找人幫忙。

大作曲家懶得理他,人家覺得這是富人家的孩子在胡鬧。

於是施瓦茨拿著博薩給的充足經費,網羅了一幫子配樂師、酒吧DJ、後期音效師等等,大夥湊在一起,商量著,討論著,爭執著,把彼得博薩的創意給弄得豐滿起來,作出完整的一首曲子。

從1991年年底到1992年現在,算上《仙境》在內,班得瑞攢了3首單曲。彼得博薩原本打算,在1992年年底發行完整版的《仙境》專輯,但曲子數量嚴重不足,一張專輯需要10到12首,他差了一大半。

以施瓦茨網羅的那支雜牌軍創作團隊,湊幾首曲子是不難的,但彼得博薩不答應,寧可遲一年推出專輯,也絕不能粗製濫造。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