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都市言情>重生之我的1992> 第707章 公派留學生失蹤之謎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07章 公派留學生失蹤之謎 (1 / 2)

當然了,這些吃盡苦頭的人,重新獲得待遇和補貼,這件事是無可厚非的,但是把他們的情況擺在歐可嵐父母面前,那就是巨大的山,是他倆難以逾越的障礙。

歐可嵐爸爸讀的大學文憑,將於1983年畢業。他在讀大學期間,還看到了讓他不安的局面,他是恢復高考的第二屆畢業生,畢業之後回到廠裡拼積分,肯定拼不過第一屆畢業生的大多數人,拼總積分也拼不過同屆甚至後面一兩屆的人,充其量是比那些沒有考上大學的職工要好一點。

這個局面前瞻讓他意識到,即使他大學畢業回到廠裡,頂多也就是把住房從筒子樓單間升級為兩間或者單元樓的一房一廳。就這,也不過是最好的情況,是要繼續拼打分的,能不能拼得贏還很難說。

歐可嵐爸爸的預判是非常準的。因為陳文的爸媽經歷過這種情況。

陳文爸媽是老三屆的高中生,是第一批下鄉插隊的知青,他倆都是黨員,各方面表現優異,插隊不到兩年便被推薦上了工農兵學員,大學畢業後立刻結婚,婚後不久便在1974年生下了陳文。

陳文家也是住過筒子樓的,在80年代初期分到了一房一廳,在1987年分到了兩房一廳。

陳文爸媽是雙雙的工農兵大學生,黨齡工齡是從1967年開始計算的,即便是這麼好的條件,也只是在1983年住進一房一廳。

歐可嵐爸爸只是他自己一個人的79年大學生,歐可嵐媽媽不是大學生,倆人參加工作是1972年,全都不是黨員,黨齡沒有積分,工齡比陳文爸媽那種老三屆高中生合計差了十年積分,比積分根本比不過。

形勢擺在面前,當時所有人的情況都能從歷次分房積分表上看見,只有當前面的人從一房一廳搬出去之後,騰出來的房子才有可能落在歐可嵐爸媽這樣的人身上。而且,僅僅是可能而已,因為還要競爭。

就是這麼個可能性,都是要眺望到1987年去。歐可嵐媽媽說到這個內容時,陳文深以為然,因為他家就是在這一年從一室一廳搬到二室一廳。

1982年初,我們國家選派改革開放以來的第二批公派留學生。第一批的公派留學生選拔,歐可嵐爸爸連參與都不敢,因為英語水平太差。

從第一批公派留學生開始選拔的時候,歐可嵐爸爸便玩命地自學英語。歐可嵐媽媽說,那時候也沒有外語老師教他,他就自己背那本厚得像磚頭一樣的英漢詞典,50年代商務印書館出版的。

歐可嵐媽媽說到這裡的時候,蘇淺

淺插話說:“陳文也是這樣學法語的,背90版法漢大詞典,真的全都叫他背下來了!”

蘇淺淺的話,使得歐可嵐媽媽用回憶和讚許的眼光看著陳文,那歐可嵐看向陳文時,眼睛裡也在閃光。

歐可嵐媽媽繼續講述。歐可嵐爸爸用了一年半的時間,背下了整整一本兩寸厚的英漢詞典。在1982年初的公派留學生考試中,歐可嵐爸爸考出了優異的成績。

是的,那個時候的英語考試不考聽力,也不考口語,全程是圓珠筆解決卷面。歐可嵐爸爸憑藉背下一整本的詞典,考這種試時佔據了巨大的閱讀理解優勢,卷子上的單詞他全都認識,不需要去猜內容。

出國前,歐可嵐爸媽在筒子樓單間裡依依話別。

歐可嵐爸爸說:這趟我去美國,兩年就畢業,等我那個時候回來,我就是留學生身份了,職務職稱直接升一級,能享受科級待遇,咱家的房子到時候立刻能換一居室,幾年後就是兩居室。

歐可嵐媽媽說:為了改善咱家這住房待遇,真是苦了你了。

歐可嵐爸爸說:你這是說什麼話,這些年家裡事情全是你一個人扛,女兒從小到大吃喝拉撒睡全是你一個人伺候,你還要伺候我這個不幹活的丈夫,你才是我們家最苦的人。

在筒子樓的小單間裡,趁著9歲的歐可嵐睡著了,兩人相擁著睡了最後一晚。第二天,歐可嵐爸爸隨同一群同樣身份的公派留學生,坐上了飛赴美國的飛機。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