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陳文逛了一些相關的社交網站,從蛛絲馬跡裡看到了關於林靈兒婚姻的訊息。
林靈兒讀完博士以後,畢業留校任教,在30多歲當上副教授時,嫁給了一個教授,組建起了讓她父母滿意的教授家庭。
但這樁婚姻只持續了三四年,莫名其妙地離婚了。此後的十來年,直到陳文喝酒喝死自己發生重生,他也沒看到林靈兒再婚的訊息。
當陳文找出這些記憶時,他可以做出判斷,林靈兒未來一定會在學業和事業上達到她父母的要求,但是在生活和愛情上,林副校長夫婦再也無力影響女兒,林靈兒寧可自己不再婚,也不願再順從父母的設計規劃!
陳文覺得,從為人父母的角度來講,林副校長夫婦為女兒規劃的人生方向,包括愛情和婚姻的標準和方式,也無可厚非。女兒做教授,嫁給一個教授老公,教授配教授,門當戶對,一家子書香世家,這種情況在大多數人眼裡是美滿的情況。
確實,按部就班的婚姻,湊合的婚姻,也能讓兩口子把日子過得像模像樣,甚至可以過成模範夫妻的樣子,被周圍人羨慕讚歎。
可是,這叫過日子,不是愛情。
陳文還想到了自己。
前世陳文一輩子碌碌,快40歲時經人介紹娶了一個大他幾歲的王麗,兩人的婚姻連過日子都算不上,長年累月陳文遭遇家暴。
他設想了一下,如果自己在上一個1992年沒有睡大張娟的肚皮,沒有被師專開除,那麼他會按部就班地到鐵路二小實習,和方雅做實習搭檔,一年後兩人轉正做同事,最後他可能和方雅戀愛,結婚,生孩子。
也許有一天,他會得知方雅曾經被前男友睡大過肚皮。然後陳文怎麼辦呢,是大鬧一場、憤憤不平的離婚,還是大度一些、或者說忍氣吞聲繼續維持兩名小學教師的模範婚姻生活?
是,也許會有路人甲路人乙說,在前世的假定方案下,陳文和方雅會有愛情,既然有了愛情,就應該、必須有包容。
可是,換個角度來看待這個事情,可能就更容易代入了。
這一世陳文的正牌女友是蘇淺淺,未來陳文第一結婚目標也是蘇淺淺。來設想一下,如果蘇淺淺在認識陳文之前,跟別的男人相愛一場,懷一次孕,打一次胎,再刻骨銘心分手一次,說些什麼愛情已死的話,最後讓陳文來接盤。
陳文能接受這種蘇淺淺嗎?
關心陳文人生故事的人們,又能接受這樣的蘇淺淺和陳文的愛情嗎?
別說是蘇淺淺了,就算是許美雲和唐瑾,陳文也不能接受她們被別的男人睡大肚皮。
陳文正在自己的思路上躍馬賓士,林靈兒的聲音繼續傳來,打斷了他的腦回路。
林靈兒說道:“師弟你知道嗎,爸媽讓我好好讀書,將來做一個人民教師,這件事我不是特別牴觸,我也知道必須學有所成,才能報效國家。
但是他們除了要求我做教書,還讓我將來也嫁給一個和我一樣的教授。太可怕了!想一想我未來的老公,他一輩子成長過程,也是和我一樣被父母這樣設計和規劃人生。這叫什麼,這叫兩個悲劇的人在一起結婚啊!”
陳文吃驚道:“師姐,你才19歲,高三剛剛畢業,你爸媽在家裡經常和你談這種話題啊?”
林靈兒說道:“他們從來沒有專門和我談過這種話題,但是我爸媽平時聊天說話時,我聽見了一些。點點滴滴攢起來,我可以畫出他們兩個人對我完整的規劃圖。”
陳文忽然覺得林靈兒好可憐,前世40多歲的離異女,其實是這個美麗的學姐她對婚姻產生了絕望,而這份絕望源自父母的強烈干預。
愛情需要麵包為基礎,這話不假,但不適合放在林靈兒身上。因為林靈兒不缺麵包。
前世的林靈兒,成為了復旦的教授,收入待遇屬於中上,根本不存在缺麵包的問題。
所以對於前世的林靈兒來說,她需要的不是麵包式的、柴米油鹽式的婚姻,而是浪漫的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