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袁野偶爾犯傻找陳文說一些不著調話,大多數時間是蘇淺淺和陳菲兒聊天。
女孩和女孩之間的聊天,總是很愉快的。再加上蘇淺淺的說話水平極高,很快就讓陳菲兒說出了很多她和袁野的故事。
陳菲兒和袁野的父母全是滬市知青,當年支邊去了疆省。幾年前政策利好,兩人的父母們雖然仍不能回滬市,但小孩獲得了回到滬市讀中學的指標。
回到父母的故鄉滬市,他倆的戶口分別掛在各自的親戚家,人也暫居親戚家裡,讀上了滬市的高中。
兩人相差幾歲,陳菲兒剛進校讀高一時,認識了同樣身份處境讀高三的袁野。同病相憐和寄人籬下的身份,讓兩人在中學期間就早戀了。
這一番戀情,持續了5年。
袁野高中畢業後,考上了杭城大學美術專業,今年6月底畢業,留校當了老師。
兩年前陳菲兒高中畢業,考上了民航學校空乘專業。經過學習之後,從今年開始擔任見習空姐。她需要再做一年,才可以在畢業之後轉正。
他倆的年齡並不是相差兩歲。袁野已經24週歲了,陳菲兒是即將20週歲。
至於為什麼相差將近4歲,卻在高中期間只相隔兩個年級,陳菲兒說這是歷史原因,蘇淺淺也就沒有追問。
陳文猜測,不外乎是有人留級、有人跳級,或者是袁野從疆省的高二轉學到滬市時,降級從高一讀起,這種情況在90年代的知青小孩回城過程中,算是比較普遍的。
聊著聊著,不知道怎麼回事,陳菲兒和袁野槓上了。
陳菲兒說:“我這輩子反正是跟定袁野了,這麼多年走過來,我們真的是很不容易。讀中學的時候要躲著老師同學們,不能讓人知道我們早戀。原本以為畢業後我和袁野的戀情可以無拘無束,沒想到遇到的困難越來越多。”
袁野說:“菲兒,我一定會娶你的!等我在大學工作幾年,分了房子,那時候你也到了法定年齡,我就和你領結婚證!”
陳菲兒說:“我不可以去杭城的!”
袁野說:“你怎麼不可以來杭城,你把你的工作辭掉,到杭城隨便找個工作就可以了!”
陳菲兒說:“我弟弟明年就初中畢業了,爸爸媽媽打算讓他也回滬市讀高中,我要留在滬市照顧弟弟。”
袁野說:“把你弟弟放到親戚家裡就好了,我們兩個當年也是這樣走過來的。”
陳菲兒說:“不一樣的。你我是你我,我弟弟是我弟弟。我爸爸媽媽不會同意我去杭城的。”
袁野說:“我去和你爸爸媽媽說!他們怎麼可以這樣,把自己親生女兒的幸福給耽誤掉,只知道顧著兒子!”
陳菲兒說:“也不能說是耽誤我的幸福。我爸爸媽媽希望我能一直留在滬市。如果我去了杭城,那還不如當初不回滬市,留在烏市讀書工作結婚呢。”
袁野說:“那怎麼辦?我如果放棄掉杭城大學的工作,在滬市很難找工作的!我打聽過了,滬市沒有大學肯要我這樣外地大學學歷的老師!”
陳菲兒說:“袁野,我無權決定你的選擇,我只希望你能多為我們兩個的未來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