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寺雖然算不上什麼大廟名剎,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佛廟名剎該有的,清河廟一樣也不缺。
簡單的說,清河寺分上下兩院,東西兩堂,左右兩部。
主持空海為清河寺之主,負責所有事項,俗稱方丈。
主持之下為維納,這個維納安明一度以為是維納時裝週的模特,後來才知道這是清河寺大管家,維納是上座法師、主持一人之下,管理眾僧雜務,調和僧眾糾紛,辨別度牒真偽等。又負責僧眾紀律事務。
維納之下有首座,首座是佛法最精深之人,擁有絕高的名望。
首座之下為兩堂,東堂對外,西堂對內。
兩堂之側有監院,有僧值監察僧侶修行,上對維納方丈負責。
兩堂之下分兩部,左部有典座,衣缽,化主,當家為上部,是金山寺編外人員,但是主要負責的多是香火化緣,做齋劈柴的事情,而除了這左部,還有右部,下部就是知客,主要為寺廟中上等僧侶端茶遞水,洗衣掃地。
粗略一算,上到方丈,下到知客,清河廟少說也有百多僧侶,一百多個和尚,這該是大廟啊!
然而事實上,帶上方丈和安明,也不過七個人!
每一個人都身兼數職,比如說維納,除了是清河廟大管家,還兼任首座。
比如說東西兩堂長老,他們雖然是長老,可是麾下無門徒,常年在外出差,乞討化緣,十年二十年才回來一次。
還有左右兩部,一個是負責打柴的啞巴,一個是負責煮飯的瘸子,他們是清河廟食物鏈底層,同時也是左右兩部長老。
區區七個人,卻搞了幾十種職稱,安明對於自己的師傅空海只想說一句話,你可真是閒得慌啊!
翌日,清晨,涼風吹過法海光禿禿的腦門,法海端坐左廂房裡等著首座維納。
空海方丈留話,進入寺廟要先明白自己的職位,然後再行佛事。
清河廟裡的佛職都是維納大師負責的,法海靜靜坐著,不多時候,一聲佛號傳蕩而來,“阿彌陀佛。”
法海抬頭看去,左廂房入口處,一個膚色古銅,面相剛毅的中年和尚,踱步走了來,他濃眉大眼,血氣方剛,眉宇之間藏虎狼之氣,如果不是他穿著一襲袈裟,法海甚至以為這廝是個儈子手的邪修。
那膚色古銅的中年和尚打量著法海,眼神放光,“你終於還是入了我清河寺,善哉善哉。”
聽首座這麼說,法海再一次確定老禿子空海,看上自己不是一天兩天了。
法海抱元歸一,低聲道,“阿彌陀佛,法海拜見首座師兄。”
中年和尚道,“法海?方丈對你還真是看重,給你起了一個海字輩的法號,稱我一句師兄,倒也合適。”
說到這裡,門外一個瘸子和尚,一瘸一拐的走出了廂房,打招呼道,“首座,昨天晚上又打雷又下雨的搞什麼呢!我一晚上沒睡好。”
首座回頭看著那瘸子和尚,沒好氣道,“還能做什麼?一個不知死活的金丹小輩惹了方丈還想跑,想想方丈那火爆脾氣,能容那金丹小輩上躥下跳?自然是顯化金身,掌緣生滅!”
瘸子和尚道,“現在這個世道,跳樑小醜一樣的傢伙都敢對方丈呲牙咧嘴,他們怕是忘記了淨土佛宗的赫赫兇名了。”
法海聽著二人話語,一時間三觀顛覆。
金丹小輩?呲牙咧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