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大華國新增的影院如雨後春筍一般地冒出來。
畫布數目不斷增加。
當初杜採歌想要收購星光影城時,全國影院總數是兩千一百多家,而總熒幕數是七千三百多塊。
而一年多後的現在,影院已經突破了三千家,熒幕數則已經突破了一萬塊,達到了一萬三千多塊。
很多專家預測,明年(2011年)影院總數就將超過4000家,熒幕總數超過2萬塊。
作為對比,杜採歌印象中,地球上中國的影院數量,是在2014年超過的4000家,熒幕總數也是在這一年突破2萬塊的。
蔚藍星這邊,發展領先了3、4年吧。
熒幕數近乎成倍的增長,也讓大華國這兩年的電影票房在節節攀升。
以前一部國內票房幾個億的電影,就已經是天花板了。
而那年舒宜歡的“津門三俠”的國內票房突破了十億。
現在他的“提督大人”,在接受採訪時笑稱,希望能展望一下二十億國內票房。
杜採歌其實也是這麼想的。
憑什麼“武林”就不能去肖想一下二十億國內票房呢?
現在全國的99家鴻遠商業廣場,已經有72家建成完工,投入使用。
也就是說,新增了72家逐夢影院。
這72家逐夢影院總共有484塊螢幕,影院的容量都比較大,平均每個影院有10塊螢幕。
這些螢幕都是最新、最好的播放裝置,全部可以播放3D電影,其中有113塊是IMAX螢幕,保證每個影院至少有一塊IMAX屏,在一二線城市的影院甚至有23塊IMAX螢幕。
原本的“星光影城”,現在也已經經過了升級換代。
影院數量還是76家,在改建後總熒幕數增加了22塊,達到了405塊;其中有58塊IMAX螢幕。
不知不覺,逐夢互娛已經成為了一家有著自己發行能力,擁有148個影院,889塊熒幕的公司。
當然,目前與全國最大的院線還沒法比。
周南院線這兩年也有擴張,總影院數已經突破了750家,雖然其中很多是收購來的小型影院,熒幕數不多,但總熒幕數也超過了3500塊。幾乎佔據了全國總熒幕數的四分之一。
不過逐夢互娛的院線也已經是業內不可忽略的力量了,佔到了全國總熒幕數的6%。
而且必須注意到一個事實:那就是逐夢影院的裝置較新,影院的設計也是非常新穎,每個影廳的人數較多。
在業界分級中,屬於“超大型”影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