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採歌只是模模糊糊地知道,《龍蛇演義》才剛剛上傳幾天,就已經有了不小的社會影響力。
不少微博,還有貼吧裡爆料,說身邊有朋友(你說的這個朋友是不是你自己?)照著《龍蛇演義》裡的描述的去站樁,練武。
有人說練出了一點名堂,有人說暫時還沒有收穫。
有人乾脆在旁邊笑:你們這幫白痴,把當成真的了。你們還不如去練氣功呢!
於是練氣功的也被釣上來了,聲聲質問:練氣功的怎麼了?我們練氣功的吃你家大米了?吵架就吵架,扯上我們練氣功的有幾個意思?
於是一團混戰。
吵得不可開交。
微博、貼吧混戰的背後,是《龍蛇演義》的讀者群體的迅速擴大。
上傳才幾天功夫,收藏已經突破了65萬。
這很恐怖!
畢竟,《龍蛇演義》的受眾其實沒有《鬼吹燈》那麼廣。
國術流,說白了就是一種現代武俠。
只是比傳統武俠更注重打鬥的設計,注重真實感,主角也往往不像傳統武俠那麼高大上偉光正。
《鬼吹燈》是全民閱讀的,無關年齡、無關職業,無關性別,都可以閱讀,而且能收穫不錯的閱讀體驗。
而《龍蛇演義》基本上只適合武俠愛好者。
但目前從聲勢上來看,《龍蛇演義》絲毫不下於當初的《鬼吹燈》。
這是杜採歌也沒預料到的。
只能說,大華國的人心目中都有一個武俠夢吧。
這個世界雖然沒有金古黃三巨頭,但也曾湧現出了一批寫武俠的名家、大師,帶來了武俠盛世。
也造成了武俠的巨大影響力。
當然,這些年來,隨著網路的興起,玄幻的崛起,傳統武俠也不斷式微。
人們有著閱讀武俠的需要,但武俠並沒有創新,不能滿足人們的閱讀需要。
在這個時候,《龍蛇演義》應運而生。
《龍蛇演義》的大火,正應了那句“念念不忘,必有回想”。
那數千萬上億的武俠的受眾群體,全都是《龍蛇演義》的潛在讀者!
根據創始中文網進行的資料分析測算,《龍蛇演義》的訂閱在未來有望追上《鬼吹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