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採歌啞然失笑,又問了問她學校裡的事情。
杜媃琦不太想深入談這方面的話題,或許對於孩子來說,展現在朋友面前的是一副面孔,展現在家人、長輩面前的又是另一幅面孔。
每個孩子都不願意讓這兩幅面孔錯位。
如果錯位了,那一定會發生大問題。
杜採歌以前有一個朋友(你說的那個朋友究竟是不是你自己?)。
這個朋友在學校吸菸、燙頭、逃課、說髒話、打群架。
但是他成績好,又懂得察言觀色,在老師、在家長面前總是很乖巧。
在同學面前表現出來的,是他真實自我的表露,是他最輕鬆的時候。
當然並不是說他在老師、家長面前就是做假。
而是他覺得時代在變化,代溝一直存在,家長、老師不可能理解他。
他會覺得,雖然吸菸、燙頭、逃課、說髒話,但他還是個好孩子,只是家長和老師不這麼看,這一點是無法交流的。
他不希望成為長輩心目中的異類,不想讓長輩們擔心。
所以在長輩們面前,他收斂了一些,擺出長輩們期待的樣子。
其實這樣子倒也不錯。
而如果反過來,在家長面前吸菸、燙頭、說髒話,然後在學校裡、在朋友們像鵪鶉一樣老實木訥,那才恰恰會出大問題。
杜採歌不知道妹妹在學校裡是什麼樣子。
也沒覺得必須去弄清楚。
他知道妹妹雖然傲嬌了一點,但確實是個懂事的孩子,這就夠了。
他相信妹妹能夠把握好其中的分寸,在切換兩張面孔時也不會迷失。
挨著妹妹坐了一會,杜媃琦嫌棄地說:“哥你沒事做嗎?別影響我跟朋友聊天啊。”
“你聊就是了,我又不會偷看。”
“哼,你還說過不會偷偷進我房間,不會偷看我的抽屜,結果還不是把我抽屜的鎖給撬了!”
說到這事杜媃琦就來氣。
“你這個說話不算數的壞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