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道:“誠然如此。歸老三在天池裡靜修,也許已窺天道,還走在你我之前呢。他不愛走動遊玩,找到不難。胡老四和黃老五行蹤不定,你們估計也多年未曾透過音訊,找到他們怕有些難度吧。”
熊山君接著道:“的確不好找。先找一處重要的祭祀之所,留下獨門的標識訊號,應該很快就會出現了。畢竟,在這幾千裡方圓,胡黃二仙的名頭還是大得沒邊,相傳頗為靈驗,我們估計就在左近。”
老王略沉默了一下,幽幽地說:“都找找吧,這次估計真得有點大事發生了。”
“這東西到底是什麼來歷?”
過了好半晌,他才長噓一口氣,緩緩說道:“這應該是王子夜之齒。”
“王子夜?沒聽過呀。”熊山君也算是見多識廣,這個名字也許在人群中並不至於不存在,但是這顆牙齒所代表的這個級別的存在,一千年怕是都不會出現一位,這個王子夜還真沒什麼印象。
“就是王亥。”老王繼續提醒到。
“那位華商始祖?”熊山君一愣,問道。
“正是。帝洩十二年,殷侯子亥賓於有易,有易殺而放。相傳商朝的第七代先公王亥,曾經在有易部落中活動,因為他行淫享樂被殺。其子上甲微殺死了有易之君綿臣。”
熊山君一笑:“這麼狗血的劇情?這個王亥有什麼了不起嗎?”
老王依然平靜地,像是在背誦,又像是在授課,“在商代王室世系中,最重要的有契、王亥、上甲微、成湯四位,契是商部落最早的首領,成湯是商王朝的建立者,而王亥、上甲微父子則是先商時期商族強大過程中的關鍵人物。王亥在商朝人的心目中具有極大的神威。商朝人有時甚至用祭天的禮節來祭祀王亥。
“上古相傳,黃帝時代,王亥馴養了馬和牛。尤其是馬的馴養,給黃帝的勢力帶來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在風后、應龍的幫助之下,經過兩年多的訓練,中華民族最早的一支騎兵就這樣誕生了。這支騎兵在後來的涿鹿大戰中起了重大作用。
“王亥從飼養個別家畜到促進畜牧業逐步發達,既可以改善了人們的生活,又提高人們的身體素質,增強抵禦自然災荒和野獸侵襲的能力,生產力也有了較大的發展,更是蓬勃興起了商業活動。所以說他是中國最早的商人,為華商始祖。
“《山海經?大荒東經》中說:有人曰王亥,兩手操鳥,方食其頭。王亥託於有易、河伯僕牛。這些話的意思大概就是:有個人叫王亥,他用兩手抓著一隻鳥,正在吃鳥的頭。王亥把一群肥牛寄養在有易族人、水神河伯那裡。有易族人把王亥殺死,沒收了那群肥牛。
“據說,有易族人殺死了王亥,並把他分屍,兩手、兩股、胸、首、齒,皆斷異處,然後把他的屍體與隨從都走出了有易族的部落。有易族人當是生活在今天臨沂一帶,只是不知道這枚牙齒出現在東北是什麼原因,還有什麼樣的徵兆啊。”
這一段往事,從老王口中緩緩講來,熊山君也是聽得有滋有味。可是最後的問題,也勾起了他的思考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