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裡人家的土豆種已經都拿回去了,林小滿特意多準備了五百多斤發芽土豆,陸瑾回去的時候帶走了。
之後幾日,各種秧苗陸續下種,陸瑾都會過來幫忙,每次都會帶一些幫忙的人,每次帶的人也不同。
這些人一邊幫忙一邊學習,每次林小滿地裡‘剩下’的秧苗都會讓這些人帶回去種。
等玉米種子種完,已經是三月底了,多出來的玉米種子還夠種幾十畝地,都讓陸瑾給那些人發了下去。
原本林小滿是想多種幾畝棉花,但查了資料後,才知道他們這裡太冷,不適合棉花生長。最後乾脆把棉花種子都給了陸瑾,讓他看看能不能想辦法種到南方去,還給他抄了一本棉花種植養護及採摘手冊。
陸瑾之前見過林小滿拿給他的棉花,當時就覺著棉花真是好東西,如果能把棉花大面積種植出來,窮苦百姓再也不用怕冬天挨凍了。
可既然這裡不宜種植,他便動用自己的人脈和勢力把棉花種子種到南方去。
這些種苗陸瑾沒有給林小滿錢,而是免費又給林小滿劃了二十畝荒地,並讓人給開好荒,並說好免林小滿家五年田稅。
林小滿不知道種啥,最後乾脆又種了十畝甜菜,十畝辣椒。
房前屋後的空地也被她種上瓜果蔬菜,連院子裡都栽了幾株不同品種的葡萄,葡萄選的都是多年老藤,到秋天時雖然不會結太多果,但一定能吃上葡萄。
看著自家的土地,林小滿內心無比滿足,每天都要站在院外瞧上一會兒,一天一個樣的變化讓她很是喜悅。
因春耕,林小滿好些日子都沒去縣城,馮掌櫃那裡的雪花膏香膏都賣沒了一直沒補上貨。
這日算著春耕也該結束了,就想著去河東村跑一趟。
馬車裡裝了幾大筐漂亮的小瓷瓶,說啥也得從林小滿那裡再弄一批貨。
實在不行,他就想花大價錢把雪花膏的製法買過來,這樣就可以大批次生產,不用賣多少還得看林小滿的心情了。
誰知馬車還沒走出兩步,就被人給攔住,馮掌櫃不悅地掀開車簾,就看到一個瘦瘦弱弱的小姑娘站在車下,“馮掌櫃,我這裡有筆生意要和馮掌櫃做。”
馮掌櫃來了興致,他如今可不敢輕視小姑娘,林小滿一個就讓他這半年多來賺得盆滿缽滿,最重要的是得到了主家那邊的嘉獎,年底都多分了幾百兩銀子。
如今又來了一個小姑娘要和他談生意,看著還比林小滿多了幾分精明相,說不定拿出的東西,能讓他再次長臉。
馮掌櫃立時眉開眼笑,“不知姑娘如何稱呼?”
小姑娘笑道:“我姓徐,原是京城人士,馮掌櫃可以叫我徐三姑娘。”
馮掌櫃就想到河東村流放來的徐姓人家,他與林小滿做生意,自然對河東村的事情更上心一些,尤其是剛開春時縣令讓公佈的那個富糧榜,上面赫然就有河東村徐氏。
一打聽這個河東村徐氏竟是京城流放過來的,想不到剛流放過來就如此高調,又不像是在收買人心,他都不知道說這徐氏是聰明還是蠢了。
此時聽小姑娘說是河東徐氏,又是從京城來的,他就猜到她的身份應該就是那個徐氏了。
而且他還聽說過一些有關徐三姑娘的傳聞,不想被她沾上,對她的態度就不似之前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