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曉按照導航的提示,在一片居民區附近來回繞了兩圈,才終於騎著小電瓶車在一戶單元的樓梯門口停下來。她抬頭看著眼前的這一片居民樓,面色無比凝重。
眼前這一片與其說是居民樓,還不如說是城中村。而且城中村都好歹還有個“城”字,她眼前這地方,橫看豎看也只能夠得著一個“村”,還得是工廠村這種。
居民樓對面是一片橫機作坊,貨運電三輪裝好貨之後,像一陣小旋風似的猛地一下子竄出去,還沒修平整的馬路上頓時激起陣陣灰塵。
“謝天謝地,今天我可算是知道什麼叫做一騎絕塵了。”林曉看著眼前久久沒消散下去的灰塵,沒忍住嘖了一聲。
斜對面小賣部的老闆娘恰好出來倒水,看著一身正裝的林曉人皺了皺眉頭,拿著盆進去之後,都不由自主地往這邊好奇地又看了一眼。
跟看什麼異星生物似的。
林曉低頭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西裝,嘆了口氣。
是挺和這裡格格不入的。
公司擠在城裡的寫字樓裡,小鎮和農村就被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作坊充滿,算是江浙一帶比較獨特額的現象。尤其是在電商行業飛速發展的今天,線上店鋪的門檻不高,同時對小訂單的需求也就愈發旺盛。
擺上幾臺機器,全家齊上陣或者隨便再招上一兩個工人,就能組成一間小作坊。對於五十一百訂單起訂量的個人業務員或店鋪來說,都是非常不錯的合作物件。被拆遷後重建的新農村小區,中間隔著一排排比尋常馬路都還要寬敞的過道。門口常年停放著幾排電瓶車的同時,還能讓大小貨車電三輪等自在地穿梭期間。
像是倒退回了幾十年前的城區。
林曉在這個城市待了六年,也不是沒來過這些地方。
只不過以前是合作工廠倉庫會在偏遠一些的地方,會需要時不時地往這些地方跑跑,但最終都還是要回到市區那些美觀大氣的寫字樓裡去。近兩年公司事情太多,招了助理之後,她也很少出來了。
現在看到眼前這些塵土飛揚的場景,都還有種恍如隔世的陌生感。
更不用說,她還是來面試的。可能像是要“開荒”一般,進入這裡工作。
三年,五年,甚至更久。
林曉看著小店那沾滿了水泥漿的玻璃門上,倒映出來的自己模糊不堪的影子,難得地產生了想要後撤的衝動。
腦海裡奇異地浮現出了無數之前在社會新聞版塊上看到的那些訊息:
“妙齡女子輕信一夜爆紅,誤入狼窩”
“被多年不見的發小同學,給引入傳銷”
“招聘廣告上的知名豪華電影公司,真身竟然只是城中村的一間普通農房”
……
諸如此類,都給眼前的這棟樓蒙上了一層陰影。
林曉忍不住開始揣測,和徐遠航雖然認識多年,也一起做了浙漂。但也就前幾年的時候,象徵性地會聚一聚,隨著各自越來越忙,唯一的聯絡也不過只是朋友圈點點贊,以及過年回老家時碰見的假笑。
這人,真靠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