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此時的周書宇與謝夢瑤他們收下了十八位好漢。對於周書宇來說,他收下這幫手下,就是為了多個幫手。
如今,在炎宋國太和九年四月十二,周書宇正在帶著謝夢瑤和十八位剛收下的幫手,按照周書宇心中測算的方位,馳騁而去。
而此時,周文博和周文萱兩人,已經辭別了那位救了他們的老奶奶,沿著那位老奶奶所指的一條道,走了過去。
兩個孩子看著四周的崇山峻嶺,雖然心中不免有些害怕,但是對父母的想念,讓他們戰勝了心中的恐懼。如今,亂兵四起,他們這兩個孩子幾乎隨時都會處於危險之中。
自然,此時心憂兩個孩子的謝夢瑤,幾乎是晝夜不停地趕路,而周書宇心中很明白,一個對孩子憂心忡忡的母親,可是什麼事情都做得出的。所以,周書宇一直在路上無微不至地照顧她。
當他們走到一處名為靃口鎮的大鎮之時,入目之處,屍骨成堆,滿目瘡痍。
“唉,刀兵之災啊!”周書宇不由得感嘆道。
而就在周書宇感嘆之時,鎮子內卻突然湧出了許多衣衫襤褸的人,他們眼神麻木地看了一眼周書宇他們,然後便去給自己的親人們收屍呢!
周書宇看到一位少年,正在準備拖走地上的一具成年女性的屍身。只可惜,無論他如何用力,他都拖不動半步。周書宇跳下馬來,給身旁的彭廷忠使了一個眼色,走到那位少年的身旁,溫和地問道:“孩子,我們幫你吧!”
“謝謝叔叔。”眼前的少年剛剛道謝,就立刻暈倒在了周書宇的懷裡。
“快給他一點吃的。”周書宇開口說道。
“先生,給你。”彭廷仁將一小塊乾硬的餅子遞給周書宇。而周書宇接過這塊餅子,接著說道,“給我一碗水,把餅子泡溼。”
“好的,先生。”彭廷仁去端了一碗水,將餅子泡在裡面。
對於周書宇如此的舉動,這十八位好漢的眼神中,既充滿了一抹悲愴之色,也充滿了一抹感動。而在這時,彭廷忠突然俯在地上,用耳朵聽了地面一會兒,大聲說道:“先生,大約有三千人來到了這個鎮子。”
“什麼?彭延貞,將這個少年帶到安全的地方,將泡溼的餅子餵給他。”周書宇吩咐道。
而此時的謝夢瑤,已經輕輕跳上了一旁高高的屋頂。她遠眺了一下,引入眼簾之中的,便是一支身著炎宋國甲冑、風塵僕僕的軍隊。謝夢瑤對著周書宇他們說道:“夫君,是一群炎宋國的敗兵,他們中騎兵有八百人,步兵則由兩千多人。”
周書宇聽到自己這位老婆的稟告,也縱身飛上房頂,他看了看自己所在的這個靃口鎮的地形,心中已經有了定計。
而此時,那群正在收拾自家親人屍身的靃口鎮的百姓們,有人已經發現了這群炎宋國潰兵的到來,結果隨著一聲大喊,“匪兵來呢,匪兵來呢!”
整座鎮子內的百姓們開始四散奔逃,而周書宇看到整條街的百姓如此慌張的樣子,心中大致有了猜想。於是乎,他決心將這群來犯的敵人徹底消滅掉。
他對著身旁的謝夢瑤說道:“夢瑤,我準備滅掉這群敵人。”
“好,夫君,只要你決定了的事情,妾身都會支援你的。”謝夢瑤溫柔地說道。
“好。”周書宇答應道,他對著站在街道上看著他的那十七位弟兄說道:“兄弟們,我準備要幹掉這群匪兵們,你們願不願意跟著我幹?”
“先生,我們願意。”那十七位好漢都答應道。
“好,你們都跟著我去守住靃口鎮的東門。”周書宇說著,便跳下屋頂,騎在自己的坐騎上。同樣,謝夢瑤也從屋頂上跳了下來。
“先生,還有我呢。”只見那位剛剛給那位少年餵了食物的彭延貞,也跳上馬來,對著周書宇說道。
“那個少年呢?”周書宇問道。
“稟告先生,我已經把他藏起來呢!”彭延貞彙報道。
“好,咱們走。”周書宇說道。
至於那些四散奔逃的鎮民們,在看到周書宇他們毫不畏懼地衝向了那群匪兵們到來的方向,他們不由得喃喃自語道:“這群人難道不怕死麼?”
不過,也有被周書宇他們的英雄之氣影響的年輕鎮民,竟然也開始跟隨周書宇他們,一起去了靃口鎮的東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