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星雨有些臉紅,自己正是這種體系的實驗者,但不一定適合別人,所以他還是要強裝鎮定去解釋,表達自己的一個觀點。
對於他這樣上課不聽講的行為是不對的,但被提問也同樣是對他這一類人的一種酷刑,不回答與胡亂編,都會讓人感覺尷尬不已,只是大家所認同的修煉體系寒星雨並沒有接觸多少,所以他不會理解。
“靈師修士,哪有那麼多的精力耗在這種毫無意義的初始階段?晉升過程都是一步一個腳印來的,大家都是在玄冥境才以悟法為主,這是常識,你懂不懂?你悟性差就算了,還不聽,這不是在拖大家的後腿嗎?”有人反駁,直接否定寒星雨的觀點,完全否決這種沒有依據的修煉方式。
鍾宏思忖,而後也說道:“你們的觀點聽起來都各有各的道理。但是寒星雨同學,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時靈師的境界會是入門、資深、還有宗師三個階段嗎?”
鍾宏面色依舊威嚴,搖頭說道:“這些就是每一位修士在靈師階段感悟自身天賦的重要性,如果你提前把悟、聚、玄這些事情一併做到,那麼就可能會出現心與神分散等的不利因素髮生,屆時,就是丟了西瓜撿芝麻,白白浪費了你投入的一切精力,得不償失。”
聽起來是沒有當面打擊寒星雨,但是鍾宏也依然否定了寒星雨修行理論,畢竟,沒人證實他所說的一切為真,又是否符合一些人的修煉體系!
而且過程也很耗費心血,錯過了啟蒙的最佳時期,與路線的選擇時,那就相當於浪費了更好打道基的機會。
靈師世界,這種論證沒有前科,鍾宏作為銘瑄學子的引路人之一,他不可能這麼篤定一個為經事實論證的觀點,就可以直接納入靈師的修煉體系中,供給他人踏尋另可實行的修煉道路。
不過,所有人都不知道寒星雨是怎麼過來的,就沒人可以證明,他所說的有效性與可實踐性。
理論上他自己就是一個例子,只是他沒有機會闡述出自己身上的真實案例,自然就沒人願意相信了。
將近十年的感悟積累,不正是他的親生經歷嗎?可塑性很高,而他卻聽得一臉迷糊!最終,只能虛心接受批評後,恢復正常的課堂秩序。
短暫思緒起來後,寒星雨才意識到當中的重要性,於是他趕忙向身為同桌的蕭雨借來紙、筆,刷刷刷地為這些列舉了自己身上可行的案例,逐一記錄、列舉。
蕭雨同是看到寒星雨的奮筆勤書,瞟了一眼後,發現無關緊要他就沒太在意了。
因為他所見,達到入門階段時就可以直接往其他階段去探究感悟,跨境界體會修煉過程,有違先天修煉理論,不符後天感悟理念。
而寒星雨卻偏偏認為,在達到入門階段後,便可直接悟,同時注重自身潛能的發展!無異於是在耗費心神,去體會一條不可實行的路!
加上需要時間積累經驗,積澱成效,確保這兩個階段的基礎在同一條線上進行。顯然,這更不符合常理,而寒星雨又是怎麼得出結果的?
唯有寒星雨明白自身的修行程序,自己就是限制自身不在靈師入門的階段突破境界,從而齊頭並進,重視起自身其他方面的提升,做到了身體素質超過境界的壯舉,所想的是後續突破便可極大提升修為體能與實際戰力等方面和階段性境界的增幅作用。
只是,大家都認為一步一步的進修比較保險,故此沒有心思去嘗試新的修煉體系,畢竟,修煉的目的不就是為了變得強大嘛!所以老路能走,幹嘛要浪費時間去想呢?
課程結束!
鍾宏鄭重提醒;即日起銘瑄要為學院學員的一至形象,派發學院特製的院服,囑咐有空的同學們可以前去戰臺處領取,而且這不僅僅是試煉學子獨有的院服,還是從高到低的所有學員都有的統一性。
這頓時引起不少人的好奇,一個試煉而已,學院為何如此上心,要知道他們平時試煉的時候,什麼統一性他們可聽都沒聽說過。
好在有知情人透露,這些早就應該實行了,只是學院因為某些原因一直沒有實施而已。
教室內,頓時又是引起討論一片,但很多都並不是在學院的院服之上,而是在本次試煉的不同以往,非常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