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兵,還要是能戰之兵,要錢啊!光是一個北軍,一年的軍費上百萬貫錢。外加南軍,同樣是天文數字。繼續擴軍,軍費就將成倍增長。錢從何來?”
“要不就別管博郡,東陽郡。交給燕雲歌也無妨。她都承諾會如數繳納賦稅,名義上也算是朝廷治下領土。”
“荒謬!陛下乃是大魏天子,豈能眼睜睜看著地方權臣割據土地,而無動於衷,甚至將地盤拱手讓人。真要這麼做,他就是昏君,遲早葬送了大魏江山。”
“大魏江山,早就葬送了一半……”
“閉嘴!雖說老夫心裡頭並不承認北魏朝廷,然而坐在北魏龍椅上的人,終歸也是皇室血脈,英宗永泰帝子嗣。勉強算得上,大魏江山不曾丟失。”
“這話分明是自欺欺人!北魏能算大魏江山?荒謬可笑。大人膽敢將這番話當著陛下的面再說一次嗎?”
“大家都消消氣。眼下兩個難題,一是燕守戰賜封王爵一事,老夫讓送聖旨的內侍慢一些,正在路上耽誤。只要陛下改變主意,隨時都可以撤回這份聖旨。二是,燕雲歌,博郡和東陽郡歸屬問題。大家認真議一議,到底怎麼解決。”
“都是姓燕,都是燕家人。燕家人雖然不在朝堂,然而處處都有燕家人的影子。皇后娘娘也姓燕,大皇子有一半血脈來自燕家。哼……我看啊,朝廷遲早會淪落為燕家的禁臠!”
“休要胡說八道!燕家是燕家,皇室是皇室。”
“大家不信我的話,那麼走著瞧。燕家遲早會禍亂天下。”
“劉章造反,燕守戰都沒反,可見老夫有眼無珠,識人不明。說燕家禍亂天下,此話極不負責任。”
“燕守戰不僅沒有造反,還擔起了戍守邊關的重任,抵擋烏恆王庭南下,如今想來,依舊令人不敢置信。”
“可見,燕守戰表面雖然跋扈無禮,實則是鐵板釘釘的忠臣。對待忠臣,理應寬容!豈能平白無故汙衊忠臣名聲,壞人清譽。”
“好!既然大家都說燕守戰是忠臣,我們就不討論燕守戰。燕雲歌呢?難道她也是忠臣嗎?”
“燕雲歌此人,亦正亦邪。說她謀反吧,她繳納的賦稅比任何一個郡都要多。說她忠於朝廷,可她對兩郡地盤虎視眈眈,一副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態度。著實令人難以揣度。”
“這有什麼難的!還沒到公然造反的時候,自然要和朝廷維持表面上的和平。沒有什麼比賦稅更具有說服力,麻痺了陛下,也麻痺了在座諸位。這才給了燕雲歌機會,讓她短短几年內發展壯大。都敢搶掠朝廷地盤,膽大狂妄!”
“那你說,要如何解決燕雲歌。發兵攻打嗎?”
“有何不可!對待亂臣賊子,就該以武力鎮壓。”
“你就不擔心燕雲歌成為第二個劉章。”
“就算不攻打,燕雲歌遲早也會成為第二個劉章。諸位大人,別再抱有僥倖心。沒用的!”
“若是能夠說服燕雲歌北上,諸位意下如何?”
“她要是肯北上,那極好。然而,博郡,東陽郡該怎麼辦?拱手讓給她嗎?”
“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