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這時,李楓回過神來,壓抑住自己的顫抖情緒,清了清嗓子,全場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之時,飽含情感念道:“
黑雲壓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鱗開。”
周雲、周遠和齊雲的眉頭不約而同的皺起。
這第一句,妙啊!
周雲所奏的曲乃是一代大師,遊歷邊境,見證戰爭的前夕,戰爭的爆發,戰爭的死寂,創作而出。
而此刻,李楓念出的這一句,恰恰契合了周雲此刻所奏的情緒、情感,完美的塑造出當時,甚至猶有更甚的畫面。
將敵軍來襲化作黑雲,來勢洶洶,彷彿要將這座邊境城池摧毀,而城池之上,無數的將士早已穿戴好魚鱗盔甲,在陽光的照耀下,耀耀生輝,與黑雲形成鮮明的對比,一下子渲染出戰場的沉重畫面!
有些饒詩詞水平較差,遲了一兩秒也品出了箇中的味道,看向李楓的目光變得嚴肅起來。
詩詞雖被世俗看作道,此刻它有甚大道!
“恐怕聖人之徒這話,怕不是空口白牙,其人本身亦是有些才能的。”
這樣的話在諸多才俊中傳播,雖然修為比人家高,但你不得不承認,這一句詩,你就是不如他!
周雲雖然對李楓的詩感到寫錯愕,專業素養的他,不會因此而使得曲樂有所錯漏。
琵琶聲越發低沉,似乎在映襯那一句“黑雲壓城城欲摧”。
這時,李楓用著低沉的嗓音,再度出接下來的幾句:“
角聲滿秋色裡,
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
霜重鼓寒聲不起。”
嘶!
在場諸位齊齊倒吸一口涼氣,他們明明已經寒暑不侵,在聽了這幾句詩詞後,腳底直冒寒氣,一路衝上靈蓋,渾身都在發顫!
這就是詩詞的魅力,短短几句,寥寥數語,便能將人引入那樣的場景。
即便他們沒有參過軍,即便他們沒有打過仗,在這一刻,他們就是萬千軍士中的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