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輕攏慢捻抹復挑,初見霓裳後六么。”這一句唱完。
蘇舟已經來到的舞蹈中央,而他身邊的六名伴舞也圍城一個圈吧蘇舟包圍進去,然後一個個都做好起舞蹈姿勢。
蘇舟也不例外,雖然有一隻手拿著話筒,但是仍然用另一隻手做好手勢。
高潮部分來臨,一段急促的琵琶聲響起,然後伴隨著古箏絃音劃過在場眾人的腦海。
蘇舟拿著話筒,戲腔開嗓!
“大弦嘈嘈如急雨,
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
大珠小珠落玉盤,落玉盤……”
蘇舟尖細的嗓音透過播放器在大廳四周迴盪,而他和身邊的伴舞,都跟隨著這段旋律,十分整齊的舞動身體。
每一個點位都很巧妙的融合進了歌曲之中,頓時讓歌曲增分不少,看到這一幕,在場的所有人頓時安靜了片刻。
沉靜了一小會,
接著不知道是哪位姑娘,率先用著尖銳的嗓音叫喊了一聲。
就是因為這一句尖叫,如同引爆了火藥桶一般,頓時在大廳裡響起了海浪般的歡呼聲聲,一聲比一聲高。
戲腔開嗓,震驚全場!
坐在臺上的五位導師,一個個也是面露震驚之色,孫秦峰則是驚訝的片刻後,臉上又露出一抹微笑,不知道在想什麼。
而在他旁邊的關亮則是在心裡呼喊著:
“原來是這樣!”
一開始關亮還理解不了蘇舟這首歌的高潮起調這麼高,要是用流行音樂的唱功,根本不可能唱上去,哪怕唱上去也不會好聽。
但是用戲腔就不一樣了。
戲腔的聲音尖細,可以很好的唱上去。
這時關亮忽然想起,這首歌在一開始之所以曲調這麼平淡,可能就是為了襯托著一句戲腔高潮。
關亮在心裡略微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