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城是遼東北面的一座堅城!
拿下遼東之後,李世民讓秦善道帶著一支兵馬去攻打南邊的安市城和建安城,然後留下李績鎮守遼東城,以便統籌協調後方運來的補給和前方的兵力調整。
而他自己則是帶著其他的大軍,往北而去。
遼東城北邊的那一塊區域,算是高句麗的老巢。
當初高句麗人就是在這裡發展起來的,所以城池修建的密度,遠比一般的地方要高。
除了白巖城這座大城,還有蓋牟城、玄菟城、新城、木底城等城池。
只要拿下了這些城池,高句麗在遼東腹地基本上就沒有什麼像樣的大城了。
雖然高句麗號稱有百座大城,但是真正拿得出手的,也就是十幾所而已。
“陛下,這個白巖城守將倒是有幾分本事,生生的浪費了我們三天三夜的時間,才順利的攻下來。”
白巖城的城主府中,剛剛攻破城池的牛進達在跟李世民彙報著戰損情況。
“這高句麗人跟突厥人、薛延陀人這些胡人比起來,還是有點不一樣的。他們基本上都不修城池,以我們大唐如今的兵力,根本就不怕他們;但是高句麗人的城池,人家要是不投降,對付起來還是有點麻煩。”
李世民聽著牛進達的彙報,心中略微有點焦急。
這次自己御駕親征,雖然長安城裡頭都安排的很妥當了,但是終歸不可能一直在外面。
能夠早點結束,班師回朝的話,對自己,對大唐,都是好事。
“陛下,其實如今高句麗的戰局基本上已經確定,楚王殿下已經完全掌控了平壤的局面,並且還提議設立北高句麗和南高句麗。其實我們現在要是在白巖城等一等,到時候平壤和漢城前往各個城池的使臣到了之後,估計很多城池的城主反抗的心思就不強了。”
這段時間,李寬陸續將平壤道行軍大總管旗下的動靜跟李世民做了一個彙報,也算是解除了李世民的擔憂。
要不然他還以為李寬在平壤城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呢。
“等一等有等一等的好處,但是如果能夠一鼓作氣拿下高句麗的各個城池,起到的震懾作用會更大,對於今後的統治來說,其實是更有利的。”
李世民作為帝王,考慮問題的角度自然比牛進達要高。
雖然高句麗還沒有完全打下來,但是李世民已經在考慮遼東的統治問題了。
“陛下!百騎司剛剛獲得一個緊急軍情,北方一百多里,有十幾萬靺鞨與室韋的聯軍正在南下,看樣子,是衝著我們而來的。”
就在李世民跟牛進達說著話的時候,一名百騎司的頭頭從外面快步而來。
“靺鞨與室韋的十幾萬聯軍?”
李世民聽到這個數字,也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