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政殿中,李世民津津有味的聽著李忠彙報的訊息。
“這麼說來,大唐第一高樓只是簡單的改了個名字,就掙到了一萬貫錢?並且這個錢過三年還能再掙一次?”
李世民覺得自己什麼都不服,就服氣楚王府撈錢的本事。
不管是什麼事情,從楚王府的人手中走一遭,就變成是能夠掙大錢的事情了。
“沒錯,幾天以後,那棟樓就會改名為楊氏綠茶大廈。”
李忠第一次看到百騎司彙報上來的訊息的時候,也是嚇了一跳。
一萬貫,就這麼容易就掙到了嗎?
可是,事實就是這樣。
“父皇,二哥一直在培養各個作坊的品牌意識,其實這次競拍大唐第一高樓的命名權,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在培養商人們的品牌意識呢。”
李治此時也坐在旁邊,跟著李世民一起學習處理國事。
“品牌意識?”
李世民第一次聽到這個名詞,有點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沒錯,這是二哥有一次在觀獅山書院商學院裡頭演講的時候提出來的概念,《財經》雜誌裡頭還有幾篇文章專門介紹這個詞語的意思。簡單的理解,就是讓買東西的百姓對某一家的東西有著特殊的印象,能夠讓百姓願意以更高的價格去購買這些東西。
具體舉個例子,比如有誰要去購買一輛馬車,那麼他們首先會想到的就是賓士四輪馬車,因為賓士四輪馬車這個品牌概念,已經讓很多人都熟知,大家清楚買了這個品牌的東西,質量也好,出現問題之後的處理也好,都是最好的。當然,考慮到價格因素的話,不同的人會根據情況調整自己的想法。”
李治的話雖然只是轉達了自己對品牌意識的理解,但是也讓李世民頗為意外。
一直以來,他以為自己這個兒子只知道讀書和玩樂,除了孝順之外,似乎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東西。
現在看來,也不是這樣子啊。
至少自己都還沒有了解的新概念,他已經掌握了,說明他平時也是積極的在學習新鮮的知識。
這個意義就很不一樣了。
作為帝王,你可能不需要什麼東西都懂,但是最好是什麼東西都瞭解一點點,免得幹出出發點很好,但是結果很差的事情出來。
“太子殿下說的沒有錯,那個主持競拍會的王富貴,也說了類似的話,並且還很是煽情的鼓動了大家一把。最終這個命名權才得以賣上一萬貫的天價!”
李忠說著話的時候,心中再次重新整理了自己對楚王府掙錢能力和方法的認識。
簡單的賣一個命名權,居然就掙了一萬貫錢。
這年代,家財萬貫就是土豪的象徵了,一萬貫錢不比後世一億元的購買力差,只會更強。
“也就是說過幾天時間,大唐第一高樓就會正式的改名為楊氏茶業大廈?”
李世民想到了楊本滿跟李寬之間的恩恩怨怨,對於大唐第一高樓會改名為楊氏茶業大廈,也是很無語。
但凡是其他哪家贏得了這棟樓的命名權,都好過於楊本滿啊。
長安城中,提到楊本滿,大家自然而然的就會想到“妖言惑眾楊本滿號”,就會想到這個臭名遠揚的名字的來源。
現在這兩家看上去水火不容的人,卻是走在了一起。
難道金銀的威力真的恐怖如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