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虧心事,不怕鬼敲門。
關鍵是長孫無忌這輩子做的虧心事太多啦!
……
這段時間鋼鐵價格的變化成功的搶佔了長安城百姓的頭條,讓大家對齊王府謀反案件的關注度下降了好幾個級別。
不過,這並不表示這件事情就過去了。
相反的,刑部尚書劉德威親自帶著一幫精幹的屬下,正在審著所有的活口,就連李祐都不例外。
當然,稽核的重點肯定是在陰弘智和燕弘信他們身上。
“燕弘信,你的眼睛已經瞎了,但是耳朵還沒有聾吧?本官也不跟你亂打包票,反正沾上謀反的事,你這條命是絕對保不住的。但是死也是有許多種死法的,如果你足夠配合,本官可以讓你死的輕鬆一點。在這,燕家的女眷,你不想他們全部都進入教坊司吧?”
已經好幾天了,劉德威取得的進展非常有限。
除了在齊王府中搜出來的一些有明確書信來往的官員,其他扯上齊王府謀反案的京官非常少。
這跟大家的設想不符合啊。
雖然李世民沒有想著要藉著這個機會清理朝堂,但是一個謀反大案,最終只砍了幾個人的腦袋的話,也實在是太兒戲了。
怎麼也得拉一批官員下馬吧?
要是覺得人命值錢,可以發配到澳洲去嘛。
那裡正需要大量的人手去放羊呢。
“劉尚書,我真的只是一個聽命行事的人,不知道長安城還有什麼人跟齊王殿下有聯絡。”
燕弘信沒有那麼傻,不會輕易的開口透露自己知道的訊息。
他也是在牢房裡審過犯人的,搞到自己想要的訊息之後,會採取什麼手段,他自然也是再清楚不過了。
別看劉德威現在承諾的很好,到時候真的有什麼情況,他說了根本不算。
“哼!敬酒不吃吃罰酒,到時候可沒有後悔藥!”
劉德威看到油鹽不進的燕弘信,很是不爽。
這是朝廷大案的案犯,他不敢隨便上大刑,否則要是在還沒有定論之前就把人搞死了,反而不美。
“劉尚書,讓我來試一試吧!”
一個清脆的少年聲音,傳到了燕弘信耳中。
由於眼睛瞎了,他的聽力反而變得比以前好了很多。
很明顯,這個少年的聲音是第一次出現的,莫名的,燕弘信的心中升起了一股不妙的感覺。
行走在江湖,老人、孩子、和尚、道士,都是不要隨便惹的。
這種人敢在江湖上行走,指不定就有什麼厲害手段是一般人不知道的,知道的都已經去見了閻王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