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寬沒有想過要讓大唐統治全球,但是卻是可以讓大唐從全球各地獲得好處。
我可以扶持你發展,但是一定要對大唐有好處。
如果全世界都是一幫窮光蛋,只有大唐富裕,其實也不見得是好事。
反倒是大唐四周的各個國家都發展的不錯,對大唐才是好事。
因為發展的好,就意味著這隻豬很肥啊。
……
宣政殿中,早朝剛剛結束的李世民,立馬來到了這裡開始處理事務。
放在貞觀初年,李世民肯定是二話不說,先把御桌上的奏摺給處理了。
但是,如今的他已經養成了每天先把《大唐日報》、《曲江日報》等暢銷大唐的報紙給瀏覽一遍。
李世民的時間是非常寶貴的,他不可能把每一個訊息都看的很仔細,只能是快速瀏覽。
為此,蘭和甚至多了一份工作,就是給李世民提前標註每份報紙的重點。
“李忠,今天是東太平洋公司的船隊出海的日子,朕要是沒有記錯的話,領頭的就是你家大郎李耿吧?”
李世民很快就注意到了《大唐日報》在頭版頭條之中報道了東太平洋公司的船隊今天出海的訊息。
“陛下,您記性真好,我家那不爭氣的大郎,確實是在這支船隊之中。”
李忠嘆了一口氣,很是無奈。
出海有多大的風險,特別是去美洲這樣從來沒有人去過的地方,李忠自然是一清二楚。
按理來說,李耿作為李忠的嫡長子,根本就不需要這麼拼,完全可以躺贏啊。
但是他卻是選擇了這麼一條不一樣的路。
關鍵是李忠還很難去反駁他。
因為李耿說他是為了給大唐百姓尋找高產農作物而出海的,也是為了讓李家的地位更加穩固而出海的。
他能說什麼呢?
“不,李耿很爭氣,怎麼會不爭氣呢?長安城中勳貴子弟那麼多,大部分都是過著聲色犬馬的生活,根本就沒有什麼成就。但是,這幾年,不少人都有一些變化。你看玄齡家的二郎,以前是什麼模樣,現在是什麼模樣?還有知節的大郎,也是今非昔比。等到李耿從美洲回來之時,朕一定不會吝嗇賞賜的。”
東太平洋公司的行動是符合大唐利益的,也是符合李世民這個大股東的利益的,他自然是要表示支援。
再說了,雖然他對李寬口中描述的高產作物將信將疑,但是萬一真的有呢?
那大唐就真的可以在他手中變得沒有飢餓了。
這可是三皇五帝也沒有做到的事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