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觀獅山書院格物書院號”回來的訊息,也立馬在長安城裡傳開來了。
……
觀獅山書院,如今在校師生數量,已經接近兩萬人,妥妥的坐穩了大唐第一書院的位置。
當然,渭水書院、曲江書院和國子監等各個書院,也不是原地踏步。
戶部每年專門劃撥了那麼多的經費用來發展大唐的教育,效果自然也是槓槓的。
再加上楚王府旗下的各個作坊,都興辦了識字班,鼓勵匠人們脫盲。
這麼多年的堅持,也起得了不錯的效果。
不客氣的說,長安城不僅是世界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識字率最高的城市。
而識字率的提高,更是讓長安城各個報社的生意變得興隆起來。
一文錢一份報紙,對於許多人家來說,都不算貴。
關鍵是一份報紙往往有好幾張大尺寸的紙張,不說報紙上面有什麼資訊,單單這個紙張,就可以用來做很多事情。
這就導致了大家對買報的熱情大幅上升,《大唐日報》甚至還在長安城創造了日銷十萬的新紀錄。
要知道,整個長安城也就一百多萬人,約三十萬戶人家。
“搞清楚了嗎,李義協他們這次出海回來,真的準備要去傳說中的美洲了?”
渭水書院裡頭,長孫沖和鄭海站在一個地球儀面前,聽著旁邊的人彙報著訊息。
“是的,那個李義協在船上的時候,就已經放出話了,這一次回長安城只待一個月,一天也不多留,然後立馬前往登州,乘坐新式的海船出海。這一次,他們要去挑戰楚王殿下口中的美洲!”
李義協和李耿想要去美洲的訊息,其實不是什麼秘密。
幾年前他們兩就在許多場合嚷嚷著要去尋找傳說中的高產農作物,只是沒有幾個人相信而已。
如今地球儀上的澳洲已經找到了,李義協他們還在沿途新修建了好幾個補給港口。
所以長孫衝再一次聽到這個訊息的時候,心中已經基本相信李義協這次是來真的了。
“長孫兄,我們不說那個美洲有沒有像澳洲那樣有金礦銀礦,單單那個被楚王殿下稱作土豆和玉米,還有番薯的高產農作物,只要找到一樣,只要這些高產農作物的產量有楚王殿下說的一半那麼多,那麼名垂千古就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我們渭水書院這幾年的發展很快,但是在大唐的名氣卻是遠遠趕不上觀獅山書院,甚至還被人拉的越來越遠。這一次,如果尋找高產農作物的發現之旅被觀獅山書院獨佔,我覺得以後渭水書院要想追上觀獅山書院,就幾乎沒有希望了。”
鄭海的眼光還不錯,心中也有幾分抱負。
如今,鄭家已經感受到渭水書院給家族發展帶來的好處,支援力度也比前幾年大了不少。
所以鄭海也開始考慮怎麼進一步的提高渭水書院的地位。
很顯然,發現新大陸,或者發現新的高產農作物,這些都能夠大大的提高渭水書院的知名度。
所以鄭海心動了。
“鄭兄,你說的這個我明白。但是我們書院的學員,基本上都沒有什麼航海經驗,哪怕是我們緊急去購買一艘船隻,也搞個‘渭水書院號’去跟在李義協他們身後探索美洲,日程上也來不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