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徵去世了!
在李世民前去探望的第二天,魏徵去去世了!
雖然在最後的時光裡,他活的很光榮,李世民毫不吝嗇的給了各種關照。
但是,魏徵其實是懷著遺憾去世的。
魏徵是一名合格的諫臣,也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但是,他的夢想其實是成為一名謀臣,像房玄齡那樣的謀臣。
魏徵給自己的人設也是按照謀臣的方向在努力,不管是給李密獻上了十條計謀,還是給李建成提議誅殺李世民,他都希望自己的計謀有發揮的餘地。
可惜,終其一生,這個目的都沒有實現。
當然,雖然他謀臣的願望沒有實現,但是一追隨李世民,就幫他勸降了太子李建成的舊部,魏徵的功勞還是不小的。
所以李世民聽到中郎將回來彙報說魏徵去世了,心中非常傷心,甚至還廢朝五天。
“父皇,天氣冷,我們回宮吧。”
明德門外,李世民親自帶著文武百官,給魏徵送行。
一個大臣死後能夠得到這等哀榮,實屬罕見。
原本李世民是下令厚葬魏徵的,不過魏徵的妻子裴氏拒絕了。
在她看來,魏徵一身都過的非常樸素,沒有必要在死了之後搞出豪華葬禮出來,這並不符合他的本意。
所以,如今逐漸消失在百官面前的,只是一輛普通的四輪運貨馬車,裝載著魏徵的靈柩往城外而去。
“高明,以銅為鑑,可正衣寇;以古為鑑,可知興替;以人為鑑,可明得失。朕嘗保此三鑑,內防己過。今魏徵逝,一鑑亡矣。”
望著不斷遠去的馬車,李世民頗為感慨的說出了名傳千古的這段話。
從這裡也能看出來,李世民並沒有下定決心廢掉李承乾,否者今天就不會把他帶在身邊,還跟他說這麼一番話。
至於他說的這話,自然會有史官把它記錄下來,不用擔心流傳不下去。
當然,史官的任務,可不僅僅是幫帝王記錄值得傳頌的東西,更多的是記錄帝王的一言一行,不管好壞。
就比如魏徵當年勸諫李世民的很多話,雖然很不中聽,史官卻是全部記下來了。
所以每個帝王對於史官,都是又愛又恨。
“父皇,您放心,兒臣已經認識到過去做過不少荒唐事,會以父皇為榜樣,以朝中大儒為榜樣,重新檢討自己的一言一行,不給父皇您丟臉。”
不管心中實際上是怎麼想的,李承乾嘴上還是說的很好聽的。
許多東西他都已經在謀劃,並不想在自己還沒有做好準備的情況下橫生枝節。
“大哥,言行一致,方是君子。如果只是嘴上說的好聽,實際上完全不是那麼回事,那可就沒有意思了。”
一旁的李泰忍不住出言諷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