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在是一個非常好的辦法啊。
“此計甚妙!陛下,微臣完全同意楚王殿下的提議。”
戶部尚書唐儉首先站出來表示支援。
沒辦法,只要能夠減少戶部負擔的方案,他這個戶部尚書都是支援的。
“三管齊下,再給遼東道制定一部特別的律法,安全問題,還真是可以得到解決。說不定關內的其他百姓,看到遼東道的新局面之後,還會主動的來到遼東討生活!”
長孫無忌雖然對李寬很不滿,但是在大局已定的情況下,也不會幹出螳臂當車的事情來。
相反的,他的內心立馬就想好了,要讓長孫家的鍊鐵作坊趕緊到遼東來開始一個分號。
“微臣也覺得可行,不過為了長久之計,最好還是要讓遼東的所有百姓,都變成我大唐的子民。教育部如今在大規模的支援蒙學和小學的修建,微臣覺得教育部下一步的工作,可以放到遼東道來。不僅遼東生產建設兵團將來需要蒙學、小學,各地的一等、二等百姓子弟,也需要有機會進入學堂學習,甚至是免費或者幾乎免費的學習機會。”
岑文字對李寬的提議做了一個補充。
而在岑文字的觸發下,唐儉這個“點頭黨”也主動的丟擲了一個建議,“不僅教育要重點抓,醫館也要儘快的在遼東到修建起來,讓大家不再擔心生病了也沒有地方救治;同時也能讓原本那些化為之民感受到我大唐的精湛藝術,讓大唐更加認同大唐。”
“重點還是交通,要把幽州到遼東城的水泥路,還有遼東各主要城池之間的水泥道路儘快的修建起來,這樣才能真正的解決遼東的發展問題,同時聯動的解決遼東的安全問題。”
這一次出征,牛進達對水泥道路的作用,有著非常深刻的體會。
從長安到幽州,都是一帆風順,行軍速度非常快。
但是除了幽州,特別是出了營州之後,完全就不是那麼回事了。
偶爾遇到下雨天的時候,那簡直就是要愁死。
“眾位愛卿的建議都很好,具體的建議你們回去都寫一本奏摺上來,下一次再具體討論一下,然後儘快的對外公佈。”
李世民臉上,也難得的在這麼多臣子面前露出了笑容。
“解決了安全問題,那麼就要考慮州縣設定和官員的安排問題了。如今遼東共有十二個大城,就以這十二個大城為中心,設立州府,然後根據每個州府的情況,酌情再設定各縣。州縣的官員,朕準備先使用一半的唐人,還有一半投靠過來的高句麗人。等到局面穩定下來之後,再根據需要來調整。具體的人選問題,眾位卿家有什麼推薦的,都可以提出來!”
李世民這話一出口,大家立馬就來了精神。
但凡是跟人事任命扯上關係的事情,不管是古今中外,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大家都是非常關注的。
“陛下,吏部已經安排了一百名年輕官員前往遼東城,禮部也提議明年春闈的時候,專門為遼東道錄取兩百名士子,剩下的官員,微臣覺得可以從大唐警察署和出征的有功將士當中選拔,還可以從長安城各個書院之中,直接招募一批胥吏,充實到遼東各個州縣之中。”
房玄齡作為尚書左僕射,自然是首先站出來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而李寬作為這個提議的最大得利者,很是明智的選擇了當鴕鳥。
我不說話,我不說話!
我只要低調的拿些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