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禮雖然還不理解黑土地是不是真的那麼厲害,但是李寬的意思,他是懂了。
“沒錯,水稻是主要的種植作物,除此之外,就是大豆!”
“大豆?大規模的種植大豆的話,全部用來餵馬似乎有點浪費啊。”
薛禮有點困惑的看著李寬。
雖然從漢朝的時候就已經有豆腐了,但是大豆在大唐最主要的用處還是作為戰馬的新增飼料。
可是大唐不缺養馬的草原,對於使用大豆來給馬匹補充營養,需求不是很旺盛。
“餵馬也好,製作豆腐也好,其實都不是大豆最主要的用處!”
“啊?”
李寬的答案讓大家感到意外。
就連程處亮和秦善道都忍不住盯著李寬,看看他會給出什麼解釋。
“把大豆壓榨之後,可以製作出大豆油,供百姓們食用;而壓榨之後剩下的豆粕,則是家畜最好的飼料,不管是雞鴨鵝也好,還是豬狗,吃了豆粕之後,長勢都會變好。如今大唐的百姓已經漸漸的遠離了餓死的風險,一些地方的百姓慢慢的對肉食有了更加強大的需求。
這個時候,進一步發展養豬、養雞產業,也是很有必要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百姓們的肉食變多了,對糧食的需求就會減少,也算是間接的解決了糧食問題。”
楚王府可是十年前就開始安排人養豬、養雞,如今是長安城最大的肉食供應商。
雖然這些年,楚王府的養殖規模沒有繼續擴大,但是養殖技術的進步,卻是一直都沒有停滯。
特別是如何預防大規模的瘟疫,這是觀獅山書院農學院的重點研究課題之一,書院裡長期都有一幫學員在楚王府的養豬場、養雞場裡進行研究。
在結合了觀獅山書院醫學院的一些東西之後,學員們慢慢的摸索出了一套相對有效的防疫措施,儘可能的減少大規模養殖生豬和雞鴨帶來的風險。
像是楚王府還好,哪怕是碰到一些意外,也能承受損失。
如果其他的百姓孤注一擲的投入到養殖事業,一旦遭遇不幸,立馬就垮了。
這也會打消許多百姓投身養殖業的積極性。
“這大豆居然有這麼大的用處?”
薛禮覺得很是意外。
稻、黍、稷、麥、菽,作為五穀裡頭的菽,大豆在華夏的種植歷史可謂是非常悠久。
但是,種植規模一直都非常有限。
最主要的是在有限的土地上面,大豆的作用趕不上其他莊稼。
也就難怪薛禮他們會覺得意外了。
“沒錯!大規模的種植大豆,很佔用良田,在關中地區是很難推廣的。可是遼東就不一樣了,這裡有的是無主的土地。到時候遼東生產建設兵團直接在各地圈一大片土地,大規模的種植大豆,將大豆產業打造成遼東道的支柱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