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面固然是有陛下跟你們兩個的關係比較親密,南巡的時候希望你們在身邊陪同的原因在裡面。
但是更重要的應該是陛下也知道你跟太子殿下之間的矛盾,想要把你們其中一方帶走。
這麼一來,雙方之間的衝突就不至於鬧的沒有辦法收拾。”
像是崔敦禮這樣的人物,肯定會經常去揣摩李世民的心思。
掌握的訊息足夠多了,自然就能大概的猜測到李世民在思考什麼。
“你說的我都知道,但是這一次陛下南巡並沒有說要去多長時間。到時候要是他一時興起,要去南洋視察,甚至要去齊王港或者是澳洲等地。
那麼就完全不知道什麼時候才會回來。
指不定等到我們回來的時候,長安城的天都已經變了。”
長孫無忌的這個顧慮,可以說是非常有道理的。
但是李世民這種招,他卻是很難接下來。
“確實有這種可能,如今朝中許多勢力都是支援太子殿下的,特別是軍中將領,不少都跟太子殿下有交情。
以前的時候,迫於身份的敏感性,他們跟太子殿下還都保持了一段距離。
但是現在太子監國,這種顧慮就已經不存在了。
雖然還有不少世家大族子弟跟太子殿下不是一條心,但是我們要聯合這些人一起對方太子殿下,還是非常難的。
當初九皇子就讓于志寧暗地裡聯絡過,從結果上來看,效果並不好。”
崔敦禮自然也想過要聯合五姓七望等李寬重點打壓的勢力去反抗。
但是想了想各個家族都是以自己的利益為重,沒有到迫不得已的情況下,不願意做出魚死網破的事情。
他就有點心灰意冷了。
李寬的手段比他們想象的難對付太多了。
人家也沒有直接對各個世家大族下死手。
但是各種各樣的措施下來,卻是確確實實的損害了世家大族的利益。
以前的時候,每個州縣的胥吏,基本上都跟當地的世家大族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州縣裡頭的官員就更加不用說了。
除了刺史等少數朝廷直接任命的官員可能跟當地豪族的關係不一定那麼密切之外,其他的很多甚至就是當地豪族的子弟。
這麼一來,雖說天下是李家的,但是各個州縣其實是在世家豪族的治理之下的。
當時現在越來越多觀獅山書院以及其他書院畢業的學員直接進入到各個州縣擔任胥吏。
哪怕是這些胥吏本身很多也都是本地人,但是去長安城學習了三年之後,很多思想觀念已經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