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對於大唐來說,是一片比較特殊的存在。
雖然大唐已經在這裡有非常深的影響力,但是整體來說,這裡還是屬於一幫番邦屬國的人在這裡統治。
雖然這裡的地理環境比較惡劣,很多唐人都不願意在這裡生活。
其實情況不完全是這樣子。
在天山北麓的伊犁盆地四周,氣候環境其實是非常不錯的。
這裡水草充沛,完全是非常適合人類居住的。
所以西域這裡,其實沒有一般人想象的那麼貧瘠。
當年西突厥能夠苟延殘喘那麼多年,依靠的就是西域給他們不斷的輸血。
甚至到了現在,西突厥在西域還是有一些地盤的。
只不過這個時候的西突厥,跟二十年前的西突厥,已經不是一個概念了。
他們老老實實的臣服於大唐,不敢有什麼其他心思。
但是他們是沒有其他心思了,不意味著西域就太平了。
吐蕃國在吐谷渾故地和劍南道都受到了大唐的打擊,聰明的祿東贊和松贊干布知道現在還沒有辦法直接跟大唐掰手腕,所以選擇了將發展重點放在西邊和南邊。
一方面,他們不斷的侵蝕天竺北部各個王國的勢力,另外一方面,他們在西域不斷的擴張。
經過了這麼多年的努力,吐蕃國的實力不僅沒有下降,反倒是強大了不少。
不客氣的說,如今吐蕃國在西域的影響力,已經不比大唐要差多少。
雙方之間的衝突,其實也是不少的。
李寬剛剛成為太子的時候,就已經在考慮要收拾收拾吐蕃國這幫人了。
不過還沒有等李寬有什麼行動,西域這裡的局勢又發生了一些改變。
對西域這條絲綢之路上積累了許多財富的區域的覬覦,令大食帝國加快了向東方進軍的步伐。
原本的歷史上,大食帝國跟大唐在西域的衝突,應該還要再過個十年八年。
但是現在卻是已經提前了。
這些衝突的訊息,自然也是以最快的速度傳到了長安城。
為此,李寬難得的專門召集了一大幫文臣武將商討對策。
“太子殿下,這西域有那麼多的國家,每年都有一些戰爭發生。
這一次好像也沒有什麼不一樣吧?”
戶部尚書唐儉是最不喜歡戰爭的。
要是有大唐皇家科技獎和平獎的話,頒發給他絕對沒有問題。
因為戰爭就意味著戶部需要花錢。
嘩啦嘩啦的銀子從國庫裡面往外流,唐儉心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