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學獎和醫學獎的獲得者都有點爆冷門的意思,不知道接下來的格物獎會不會也頒發給一個讓人感到意外的人選呢。”
人群之中,趙小二的心情有點忐忑。
對於前面兩個冷門人選,他其實是既開心又擔心。
一方面,他作為格物獎的競爭者之一,也算是做出了一些成績。
特別是跟著李諺一起研究蒸汽機的過程之中,提出了不少新的理論。
至於還在不斷研究之中電燈泡,那就有更多的東西值得說道了。
但是在另外一方面,他其實也有點擔心。
作為一個無父無母的孤兒,趙小二的出身其實是非常低微的。
如果不是依靠著售賣《大唐日報》獲得了一點點資金,然後再加上自己的努力進入到了觀獅山書院,他哪裡會有今天?
現在已經接連把兩個獎項都頒發給了特別的人選,他有點擔心第三個獎項還會不會同樣頒發給比較特別的人選。
“小二,你也不用特別擔心,就以你的水平,哪怕是今年沒有獲得大唐皇家科技獎,以後也肯定有你的份的。
甚至你這輩子可能都不止一次獲得大唐皇家科技獎。
這一點,你一定要有信心,你要對你研究的領域有信心。”
李諺這話,倒也不是單純的安慰人。
確實是以大唐如今的科學技術發展水平,觀獅山書院絕對是最頂端的。
而自己帶著趙小二的這個團隊,在觀獅山書院裡頭也算是頂尖的存在。
這個時候,自己作為蒸汽機研究所的負責人,對這個整體的格局還是非常清楚的。
“師父,我沒有緊張,我只是……我只是……”
趙小二有點不好意思的低下了頭。
自己那點心思,哪來瞞得住人啊。
不過師父說的也對,自己哪怕是今年沒有辦法獲得獎項,以後也是有機會的。
反正現在也才二十多歲,還有很多機會等待。
倒也不是一定要等到今年。
……
“人類的發展,是從開始學會利用了火之後而有了巨大的改變。
火是大家賴以生存不可缺少的東西。
那麼火為什麼會有熱量,這些熱量是怎麼傳遞的,為什麼我們穿著羊毛衣就會覺得暖和,穿著薄的衣服就會覺得很冷?
熱量在鐵鍋上的傳遞速度,為什麼跟在陶瓷鍋中有所不同,這裡面到底有什麼內在的聯絡?
針對這些問題,大家可能都有很多疑問,但是數千年來,並沒有誰給出了準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