滷肉的利潤是很高的。
只不過售賣了幾天,劉大娘就發現這麼新生意,實在是太掙錢了。
一天就能掙幾百文錢,這可是她以前一個月都拿不到的錢財。
最關鍵是每天還沒有到傍晚,她的貨就已經賣完了。
這讓劉大娘意識到自己這種做生意的方式,應該是不夠用了。
而張屠夫感受到了滷肉的利潤之後,也有了新的想法。
“劉大娘,要不我們在西市專門開設一個滷肉鋪子,我負責提供各種各樣的豬肉,你負責滷製。
到時候的利潤,你六我四,我們好好的把這麼生意做大。
反正滷肉鋪子裡頭,除了售賣滷豬肉之外,也可以售賣茶葉蛋。
甚至還可以滷蛋,滷鴨肉、雞肉之類的,生意肯定不會差。
到時候我們可以在作坊城等各個地方開設好幾個連鎖的鋪子,迅速的把生意給擴大。
前面那個麵包新語,按理說只是一個售賣麵包的,但是人家卻是已經有幾十家分店了。
如果我們的滷肉鋪子也能開設到幾十個分店的話,那麼一天就能掙個幾十貫錢,一年下來指不定就家財萬貫了呢。”
張屠夫越說越覺得這個主意很不錯。
在長安城生活了幾十年,他對周圍環境的變化是有著非常深刻的體會的。
二十年前,百姓們別說是吃什麼滷肉了,就是有機會買一塊肥豬肉回去開開葷,就算是非常不錯了。
但是現在的話,大家的收入水平提高了,可是肉的價格卻是有所下降。
相應的,大家的購買力自然就上去了。
普通的長安城百姓家庭,不說隔三差五吃肉,至少一個月還是可以吃上一兩次的。
這種水平跟後世肯定是沒有辦法比較的,但是跟之前的朝代比起來,卻是有著巨大的優勢。
“專門開設一個鋪子的話,需要花費不少錢財吧?”
劉大娘終歸只是一個女人,碰到這樣的事情,自然不能立馬下定決心。
“現在售賣滷肉,一天就是幾百文錢,只不過是幾天的時間,租賃鋪子的錢財就有了。
至於鋪子裡頭,也基本上不需要新增什麼太多的東西,只要購買一些香料和大的鐵鍋就夠了,能夠花多少錢呢?
我們只是租賃人家的房子來開設鋪子,又不是直接買商鋪。”
聽張屠夫這麼一分析,劉大娘覺得似乎也有點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