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看報,李寬覺得自己似乎已經提前進入到了老年狀態了。
每天早上,一邊喝著紅茶,一邊看著今天最新的《大唐日報》和其他報紙,然後如果《科學》、《財富》等雜誌有新版內容發行的話,也會一起看一看。
眼看著大唐各地的變化,看著各色風土人情,李寬覺得甚是享受。
“王爺,你看這一篇論文,好像挺有意思的樣子。這麼多年來,可是很少有觀獅山書院以外的人員在《科學》雜誌上面發表這種這麼有創新性的文章呢。”
武媚娘挺著一個大肚子,坐在李寬身邊一起看著報刊雜誌。
“哦?哪個書院又有什麼新發現了?”
李寬放下手中的《大唐日報》,接過了武媚娘遞過來的《科學》雜誌。
“不是哪個書院,是范陽盧氏新成立的化學研究院。沒想到成立不到一個月,他們就拿出來了一個這麼大的發現。
如果一旦這個發現得到證實,那麼絕對是一個歷史性的突破呢。”
“‘論鉻的發現和效能研究’,鉻?”
李寬看到標題就愣了一下。
鉻有什麼效能,他不一定很清楚。
但是鍍鉻這個工藝,他是聽的非常多的。
很顯然,鉻在後世也算是一個比較常用的工業金屬了。
可是現在居然被發現出來了?
“是的,據說這個盧原本來是想要尋找提煉鋅錠的方法,但是在實驗過程中,怎麼提煉鋅錠,他還沒有搞清楚,可是卻是意外的發現了這個鉻。
雖然他的論文是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但是發現鉻的這個過程,卻是充滿了故事性和趣味性,我覺得不用幾天,《大唐日報》等報紙肯定就紛紛報道盧原發現金屬鉻的小故事了。
如果這個鉻還能有其他的什麼特別用途的話,大家討論這個故事的熱情就會更加的高漲。”
在後世,西方的各種科學發現,都喜歡給它安排一個故事。
就像是牛頓發現萬有引力,是因為被蘋果給砸到了。
好像沒有被蘋果砸,牛頓就發現不了萬有引力一樣。
其實這個時候的大唐也是一樣的風格。
不管是什麼新東西的發現,如果背後能夠有一個有趣的故事相配合的話,不僅更加有利於新故事的傳播,也非常受到各個報社的歡迎。
甚至沒有什麼故事,也得想辦法編一個。
反正發現這個東西的過程,沒有幾個人是真的知道的。
作為發明者,你說什麼,基本上就是什麼。
“這個盧原,還是我們觀獅山書院的學員啊。以前倒是沒有聽過他的名字呢。”
“觀獅山書院現在有差不多兩萬名教諭和學員,你怎麼可能每個人都記得住呢。
估計以前名聲不顯,所以王爺你沒有聽過也是很正常的。
這一次偶然發現了鉻,他也算是功成名就了。要是後面還能有其他的發現,那麼他在大唐化學界的地位就算是徹底的鞏固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