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我這段時間都是在想著搞錢,沒有想到可以利用這一次嶺南道寮人叛亂的事情做文章,還真是失算了。”
杜荷有點遺憾的說道。
事實上,在聽說柴令武要出征嶺南道的時候,他還真是有點後悔自己怎麼沒有早運作。
以杜家的情況,他杜荷雖然不懂兵法,但是混到大軍裡頭謀一個職位,倒也不難。
畢竟,行軍打仗,除了作戰的將士,其他人也是需要的。
“我這一次也是湊巧,等下次有哪個南蠻子再不識抬舉的時候,你就有機會了。”
柴令武很是爽快的跟杜荷幹了一杯。
這麼多年來,他總算是幹了一件讓大家頗為佩服、羨慕的事情。
“聽說嶺南道那裡的氣候比較惡劣,柴兄你可得多準備一些藥材什麼的,免得去了那裡水土不服。”
高謹這話有點酸。
今天大家這麼一聊天,他才發現自己居然也錯過了這個立功的好機會。
大唐現在的戰事是越來越少了。
像是他們這些勳貴子弟,要想立功的話,機會自然也變少了。
當然,你什麼都不做,日子也能過得不錯。
之前這麼多年,大家也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好的。
但是現在有了對比,情況就不一樣了。
“這一次大唐皇家軍事學院會安排一批人馬跟著出征,軍醫科更是一半以上的人員都跟著去嶺南,我覺得不用很擔心。
再說了,大家在嶺南道都有甘蔗種植園,對那裡的情況多少也有些瞭解。
這嶺南道的情況,其實並不像是大家想象的那麼惡劣。”
柴令武不以為意的說道。
要是放在十幾年前,他肯定是不敢跟著大軍去嶺南道的。
別到時候功勞沒有立下,性命倒是給丟了。
但是現在不同了。
先不說觀獅山書院醫學院和大唐皇家軍事學院軍醫科這些年搞出來了多少新東西,就是大家對嶺南道的瞭解,也跟以前完全不同。
這是一個撿功勞的機會。
柴令武對此非常肯定。
“說的也對,那我們就等著你凱旋歸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