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他很快就將話題轉移到了蒸汽機車上面,倒是不至於繼續尷尬的聊下去。
很快的,馬車就到達了勞牛蒸汽機車作坊。
在門口簡單的做了登記,領取了一個禮品盒和厚實的信封,趙晶帶著方大文走了進去。
至於方大文的禮品盒和信封,自然是禮品盒先放在馬車上,信封方大文自己揣在了口袋裡面。
此時,作坊裡頭已經有一些其他報社的寫手到達了。
這些人三三兩兩的聚在一起,不少都是之前認識的。
在接待廳裡頭,勞牛蒸汽機車作坊已經準備請如家客棧的大廚幫忙準備好了自助點心。
整個氛圍一點都不像是來工作的,反倒是像是來度假一樣。
果然,如果地點轉移到某個園林之中,那麼度假的氛圍就更好了。
“這個勞牛蒸汽機車作坊還真是厲害,這種無微不至的服務,以前我只在平康坊享受過呢。”
“切,平康坊也只能在進入了人家的地盤之後,你錢給足了,才能享受到無微不至的服務。哪像是人家勞牛蒸汽機車作坊,一大早就安排了專門的人員和馬車過來接送。
整個一天的行程,舒服的不得了,這種活動,我每天參加一場都願意呢。”
進入了會場之後,趙晶就在角落裡站著,沒有繼續跟在方大文身邊。
而自己在場中轉悠的方大文,時不時的聽到其他人的交流聲,卻也是覺得很有道理。
看來,不是自己這個新人才會有這種體會。
那些《曲江日報》、《長安晚報》的老人,跟自己的反應也都差不多啊。
不得不說,這個勞牛蒸汽機車作坊,還是很有兩下子的。
大家基本上都是第一次享受到這樣的服務,心中自然明白自己為什麼能夠享受到這樣的服務。
一杆秤自然而然的就開始朝著勞牛蒸汽機車作坊傾斜了。
哪怕是他們的蒸汽機車是一坨屎,這些寫手都能把它形容出一朵花來。
大不了就使用一些春秋筆法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