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人、股民、農夫、匠人、將士、學員、官員、胥吏、勳貴……
最近半年,王有才採訪了許多人。
雖然每個人的回答都不盡相同,但是又有些相同之處。
這些都給了王有才非常大的啟發。
這個時候,他有點明白為何當初自己問楚王殿下的時候,他不直接給自己答案,反而鼓勵自己去採訪各行各業的人。
鼓勵自己去多思考,從中找出答案。
王富貴覺得自己有答案了。
所以,最近一個月,他熬夜的次數明顯變多了。
原本一尺多厚的書稿,慢慢的在變薄。
而王富貴心中的答案也慢慢的明顯了起來。
原本枯萎的思路,居然變得泉思如湧。
這種感覺,是王有才從來沒有享受過的。
所以哪怕是已經三更半夜,四周只剩下蟲鳴聲,他都不捨得去睡覺。
就這麼奮戰了一個月,王有才終於把自己的書稿整理成冊,準備自己出錢去印刷。
不過,在最終去印刷之前,他覺得有必要送給李寬過目一下,讓他再給自己把把關。
作為觀獅山書院商學院最傑出的學員,王有才知道自己的行為,很多時候已經不僅僅代表自己個人。
如果自己書中總結的內容,或者寫的一些話有大問題的話,到時候很可能會引起非常大的爭議。
特別是這麼多年,很少有人寫商業方面的書籍。
現在王有才這麼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卻是要給國家財富是什麼之類的大問題尋找答案,自然會有不少人不認可咯。
“這是你寫的書?”
楚王府中,李寬看著滿臉憔悴,鬍子邋遢,眼眶深深的陷進去的王有才,簡直有點不敢相信。
自己只不過是一兩個月沒有見到他,怎麼就成這幅模樣了?
難道是年輕人不懂得節制,每天都夜夜笙歌嗎?
但是看起來王有才不是這樣的人啊。
難道是天天熬夜寫這本書?
這也太拼了吧?
《國家財富的本質是什麼?》
李寬再次看了看這本書的封面,突然對立面的內容充滿了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