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的也是,那我們可能要在登州停留幾天,倉庫裡的貨物實在是太多了。”
九條信一想了想王有才說的話,覺得也有道理。
自己看問題還是看的太簡單了。
“這個是小事,楚王府在這裡有許多的作坊和鋪子,倉庫裡的東西可以拿出一部分出來直接作為福利發放給各個作坊的幫工;剩下的就讓各個掌櫃按照登州這裡的批發價格出售給其他商家,我們只要帶著從新羅搞回來的金銀銅錢回長安城就行了。”
王有才可不想為了售賣貨物而耽誤時間。
這一次離開長安城幾個月,他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去了。
……
“使君,楚王府的人這是把半島上的幾個國家都給搜刮了一遍嗎?短短几天時間就投放了那麼多的山貨到市面上。搞的我們售賣山貨的鋪子,這幾天的銷售額是一降再降呢。”
登州刺史府,淳于博一臉無語的站在淳于難面前。
作為登州本地豪族,淳于家最大的生意就是從半島上販賣奴僕和山貨。
由於半島上的奴僕供應數量在下降,淳于家從今年開始已經將重心轉移到了天竺。
可是半島上的山貨,仍然是淳于家最主要的一個收入來源之一。
不客氣的說,大唐有一半的人參等半島特產,都是透過淳于家搞回來的。
現在王有才把新羅搜刮一空,一下子就搞回來大量的山貨,肯定會衝擊淳于家山貨鋪子的銷售情況的。
“這些貨物又不是今天才到登州的,最近一個月,幾乎每天都有幾艘東海漁業的海船靠岸,從上面卸下來大量的物資。剛開始的時候我也沒有太當回事,但是慢慢的就發現了不對勁了。
楚王府的人之前是比較少摻和半島上的山貨生意的,除了對那些上了年份的人參感興趣之外,其他的東西很少直接大規模的採辦。
可是這一次,他們在一個多月的時間內運輸回來的東西,卻是比我們過去一年,甚至是過去幾年運回來的東西還要多。這裡面肯定是有我們不知道的情況。
這幾天,我也找一些從半島上回來的商人打聽了一下情況,大概摸清楚了那裡發生的事情,但是有些東西,我卻是沒有搞明白。”
淳于難哪裡敢真的跟楚王府慪氣?
特別是初步瞭解了情況之後,他就更加不敢有什麼想法了。
整個新羅都快要被搞崩潰了。
雖然沒有人直接說是楚王府的人乾的,但是憑藉著直覺,淳于難覺得這件事情肯定是楚王府的人乾的。
要不然這些數不清的貨物,就不會出現在登州了。
“楚王府在登州的各個作坊和鋪子的掌櫃,每個人都領取到了大量的新羅特產;不僅有新羅大米,還有新羅香菇和海產等各種各樣的物品。這還沒有到過年呢,他們的日子就比過年還要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