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挖掘儀式很成功!
看看長安城的百姓茶餘飯後都在討論土豆就知道了。
“雲雀,你今天重新整理一下觀獅山書院的船隊出海探險,在南美洲費盡千辛萬苦才找到土豆的故事,然後明天開始我們就開始講述尋找土豆的故事。”
回到了五合居,郭得志立馬就給自己的關門弟子下達了一個新的指令。
“師父,這尋找土豆的故事,之前不是已經被許多酒樓的說書人都給講過了嗎?現在再拿出來講,也不會有什麼新意了啊。”
朱雲雀顯然覺得自己應該說一些別人沒有說過的東西,像是尋找土豆這樣的故事,都已經被說爛了。
“之前是之前,現在是現在。今天上午的土豆挖掘儀式有多麼轟動,你又不是沒有看到。這個時候我們重新把尋找土豆的故事翻出來了,再做一些改編,讓故事顯得更加波瀾起伏,更加激動人心,豈不是很符合長安城百姓現在的想法和需求?
我們說書的,不用在乎那麼多這個那個的,只要客人喜歡聽我們講的故事,那麼說明我們就是成功的。相反的,那就是失敗的。”
郭得志人老成精了,知道怎麼蹭熱點。
今天這麼好的熱點要是不蹭一蹭,那實在是對不起自己啊。
“可煮、可燜、可巢、可燉,可以單吃,可以作為配菜,這個土豆的吃飯還真是豐富。唐尚書,戶部以後的日子要好過了。”
李績坐在唐儉旁邊,很是感慨的摸了摸自己的肚皮。
吃的實在是太飽了。
沒想到簡單的一個土豆,居然有如此多的吃法。
單單這一點,就不是粟米、小麥和稻穀可以比得上的。
當然,這也間接的說明了李績對於小麥和稻穀的用處還沒有充分的認識。
在後世,各種各樣的麵食和米粉製品,絕對不是李績的雙手雙腳可以數的清的。
“你們兵部以後的日子也舒服啦!只要在邊疆地區慢慢推廣土豆的種植,那麼以後不管是幽州還是涼州,不管是伏俟城還是肅州,大軍都可以快速過去,不需要特別擔心糧草短缺的問題。
只要大唐的軍力可以在短時間內到達,就可以給予各種宵小充分的震懾,進而實現大唐的長治久安。”
唐儉今天的心情很不錯,跟李績來了一場商業互吹。
本來,戶部和兵部的關係是不大好的。
原因很簡單,兵部總是希望戶部能夠劃撥更多的資金給他們,用來給將士更新裝備,給邊疆的軍堡增加床弩等器具,給將士們更加優厚的待遇。
反正,戶部給再多的錢,兵部都是不會嫌棄少的。
不過,這幾年戶部的賦稅收入比較充裕了,給兵部的軍費也很是痛快。
所以唐儉和李績這兩個部門老大的關係,自然也開始變好。
“借你吉言,我現在就希望楚王殿下的對策實施之後,鎮北道真的能夠穩如泰山,那麼就可以節約大量的軍力,進一步的往外拓展了。”
李績知道大唐不可能一味的擴大軍隊的規模。
事實上,府兵這種平時為農,戰時為兵計程車卒,才是大唐最主要的兵力。
後世那種職業軍人,在這個年代還是太少了。